第11章 秦淼的字

毛笔已经被他用的变成了“笔”,写作抄写练字总不能用新纸。即便他们家买的纸是最便宜的“竹纸”,但那也是舍不得的,因为他还要用这些纸誊抄书卷。

……

父爱总是很含蓄,秦大山不知道怎么去宽慰儿子,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改变家里如今的窘境,但这并不妨碍他可以为儿子做些什么。

见儿子为这些事发愁,他便一连几日的帮着一起想办法。

读书,无外乎笔墨纸砚书。

书,儿子自己已经解决

砚台,这玩意十年八年的也不用换一块儿。若是用的珍惜一些,说不准它都能把你送走……

那就是还剩下“笔墨纸”这三样了。

……

毛笔,可以想办法自己做,虽说肯定不如店里卖的好,但写字应该没问题。

他给儿子们采买的时候听书铺的掌柜提过,毛笔的笔头一般有狼毫,羊毫?,兔毫,还有兼毫(由两种以上刚柔不同的动物毛制成)。

羊毫,搞不到……这十里八村就没有养羊的人家。

狼毫、兼毫,更难收集。

那就只剩下兔毫笔了,后山就有兔子,要是能熏出来一窝兔子,那可以做好些笔。

想到这,秦大山背上竹筐就去了后山。

可折腾一上午,别说兔子了,毛都没见着一根……

灰头土脸回到家,秦大山越想越不服气,咬了几口馍馍,喝了两口水,抬腿就要再去后山……

刚一出门,正遇到给人送货的周木匠赶着骡车回村,秦大山眼睛一亮,这做不了别的毫,骡子毫也行啊。

赶紧过去拦下周木匠,跟人家要了一把骡子的尾巴毛,跟儿子一起照着书上说的,一连做了几日,终于在快把那骡子毛都薅秃了的时候,做成了一只“骡毫笔”……

周木匠还好,但是那骡子气的看见秦大山就尥蹶子。

后来,那骡子老了,周木匠宰杀骡子的时候,秦大山还去送了那骡子最后一程。

回来的时候,手里头还捧着一簸箕的骡子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