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大臣从队列中走了出来,拱手奏道:“启奏陛下,如今刑部积压了众多案件尚未处理,而今程尚书骤然离世,刑部可谓是群龙无首,倘若不及时安排合适之人接替此职,恐怕会引发诸多混乱啊。”

这位大臣的话语引起了在场不少人的共鸣,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皇帝听后沉思良久,觉得这位大臣所言不无道理。刑部作为掌管全国刑狱事务的重要部门,的确不能长时间处于无人统领的状态,否则必然会影响朝廷政务的正常运转。 于是,皇帝再次开口询问道:“那么诸位爱卿认为,朝中何人适合暂且代理这刑部尚书一职呢?”一时间,朝堂之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各位大臣都在心中暗暗思索着合适的人选。

各位大臣互相议论,这时又一位大臣站出来“陛下,依臣之见,二皇子过目成诵,机变如神或可担任”。

大殿之中,文武大臣们纷纷踊跃发言,各自提出了自己心目中适合担任某项职务的人选。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异常。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最后一人站了出来,他环顾四周后,缓缓开口道:“诸位同僚,关于刑部之事,依我之见,最为熟悉相关事务的当属刑部侍郎李显李大人。

李大人在刑部任职多年,经验丰富,对各种案件和律法都有着深入的了解。若能由他暂时接替此职位,想必定能将刑部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说罢,此人目光坚定地看向皇帝,等待着圣上的裁决。

众人也不敢提议了,毕竟是丞相所提之人。皇帝环顾殿中众人,然后说道“倒是最合适不过是李爱卿”。

李显听闻圣上之言后,心中一阵狂喜,急忙从队列之中快步走出,然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脑袋重重地磕在地上,口中高呼:“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声音洪亮而又充满感激之情。

就在这时,忽然一声尖锐刺耳的呼喊声响起:“退朝——”这声音如同黄莺出谷一般清脆,但却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

随着这声高喊,皇帝缓缓站起身来,他那龙袍上的金龙仿佛也随之舞动起来。皇帝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着殿门走去。身后的太监宫女们则小心翼翼地簇拥着皇帝离去。

此时,殿中的大臣们也开始纷纷动身,他们有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刚刚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有的面色凝重,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还有的则满脸笑容,显然心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