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的脸上都闪过惊喜之色,寻声看去,不是那持棒而来的猴子,还能是谁?
身边还站着个大耳大肚笑眯眯的敞袖和尚,乐呵呵的碎碎念道:
“你这猴头,让你先帮我找回金铙你不干,非要先来救你师父,结果看见那些精怪,脾气又上来了,非得打死那些作过恶的不可……
不过你那铁棒上印经文的法子可真有意思,一棒下去,一道经文印子,谁教你的?快和我说说……”
那人莫非就是弥勒佛?
弥勒佛祖的长相太具有标志性,一眼看过去,就猜中其身份的陈启有些好奇的想道。
而或许是感知到了陈启的视线,弥勒佛也将目光投向了陈启——这个金蝉子转世,奉命取经的和尚身上,眼里闪过几分新奇之色后,就像他的外貌一样,乐乐呵呵的对着陈启笑点了点头,算作打过招呼。
…………
“所以,是黄眉大王听说了我们取经之后就能得到正果,不满他在佛前侍奉多年,还只是个司磬童子,便偷了弥勒佛几件宝贝,前来阻拦我们,甚至想代替我们去西天取经?”
在和猴子几人一起,将解绑后的星宿神将尽皆恭敬送走后,陈启听了猴子对此番来龙去脉的交代后,挑眉问道。
“是啊,东来佛祖说了,他三月三日去赴的元始会,留黄眉在宫看守,结果被那厮卷宝逃了。
那个白布搭包儿是他的后天袋子,俗名唤做人种袋,那金挠是黄眉平日里负责敲的磬,狼牙棒根本就是根敲磬的槌儿!”
猴子捧起八戒用小雷音寺里剩下的材料做的热汤面,“嘶溜”一口汤汁后,对陈启笑道。
但随后又看了看左右,画出一道圈子将他们师徒几人圈住,低声前倾与他们神神秘秘道:
“但他这套说辞糊弄鬼呢?被我老孙多问了几句,逼急了后甚至还说是甚么我们师徒魔障未完,故此有百灵下界,应该受难……”
“哼哼,要我说啊,这八成又是菩萨请来的磨难,那黄眉心有贪念不假,卷了法宝也是真,可要是说那笑和尚完全不知情……呵呵,我老孙可完全不信!”
猴子将碗放下,双手抱胸,翻了个白眼不满抱怨道:
“那笑和尚也不知在暗地里看了我老孙多少笑话!非等到我老孙无了救兵可请,准备去南海请观音菩萨的时候才出来,就连那黄眉也被他看护住了,生怕被我一棒子打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就是我看了那黄眉身上没什么恶气,可见被他暗地里管着,没做过什么吃人害人的勾当,不然我老孙才不卖他面子,非得一棒子打死这个没事来找麻烦的家伙不可!”
一想起自己在弥勒暗地里的注视下,丢掉的好大面子,猴子就忍不住咬牙切齿起来,心里对于那黄眉大王也又多了几分气急。
果然,还是应该打死他了账!
看着猴子一副气呼呼的模样,陈启笑着摇摇头,不过也没多说什么,因为他的想法和猴子差不多,甚至比他猜到的更早。
而有了平顶山金角银角作铺垫,八戒沙僧对猴子的猜想也不惊奇,一个将大碗面条端上桌后乐呵呵道:
“猴哥,这东来佛祖传下来的法宝虽然厉害,但他不也出手帮我们了么?消消气消消气,对了,莫非你气的是先前丢的那个面子?”
迎着八戒面上佯装狐疑的促狭眼神,猴子更气了,撸起袖子,正要让这个呆子好好尝尝他的厉害,又听一旁的沙僧好奇问道:
“大师兄,你和东来佛祖怎么收伏的那黄眉大王?莫非那人种袋也有口诀,念一遍就能收摄过来了?”
“呵,那袋子哪有什么口诀?说起来,还不是让我老孙出力?”
猴子暂且将袖子撸回去,对眼露好奇的几人解释了遍道:
“那笑和尚在山坡下搭了个草庵,种了片瓜田,让我先与黄眉交战,引他来此,再变作一熟甜瓜,让他这个‘瓜农’劈与黄眉吃……”
“甚至为了不让黄眉见面就用法宝,不肯被我引走,还用口水在我手心写了个‘禁’字……”
“然后我上门叫战,晃一晃手里的大字,那家伙果然就糊里糊涂的与我去了那片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