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楠,我们的原型机已经通过了初步测试,性能远超市场上的同类产品。”陈教授兴奋地说道。
尹沁楠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太好了,陈教授。我相信,这款产品将为柳家在全球市场上带来新的机遇。”
与此同时,柳淮之也在为柳家的新兴业务拓展而忙碌。他将目光投向了新兴科技企业“未来科技”的创始人吴总。吴总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他的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有着领先的技术。
“吴总,柳家在传统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而你们在新能源领域技术领先。如果我们合作,一定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柳淮之在与吴总的会面中说道。
吴总却并不买账:“柳先生,我很欣赏柳家的实力,但合作需要双方都能从中获益。你们能为我提供什么?”
柳淮之深知,吴总是一个精明且强势的人,他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方案。经过数次谈判,柳淮之终于提出了一个互利共赢的合作计划:柳家将为“未来科技”提供资金支持和全球销售渠道,而“未来科技”则将新能源技术授权给柳家使用。
然而,吴总并不满足于此,他提出了更高的条件:“柳先生,我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此外,我希望在合作项目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柳淮之陷入了困境。他深知,如果不能达成合作,柳家将失去进入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机会。他决定再次与吴总会面,争取最后的机会。
“吴总,我理解您的顾虑,但柳家的合作诚意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合作方案,确保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柳淮之说道。
小主,
吴总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我愿意再考虑一下。”
经过数天的紧张谈判,柳淮之终于说服了吴总,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柳家成功进入了新能源领域,为未来的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当尹沁楠和柳淮之为新兴业务的突破而努力时,国际商业媒体上却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波。周记者,一位对柳家持质疑态度的媒体人,发表了一篇题为《柳家的新兴科技布局:一场豪赌?》的文章。文章中对柳家的科研投入和合作项目提出了质疑,甚至暗示柳家可能面临技术瓶颈和资金困境。
“沁楠,这篇报道可能会对我们的品牌形象造成严重冲击。”刘师爷拿着杂志,面色凝重地说道。
尹沁楠接过杂志,仔细翻阅。报道中充满了对柳家的负面评价,甚至引用了一些不实数据来支持观点。
“周记者的报道毫无根据,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反击这些不实言论。”尹沁楠说道。
她决定亲自出面,接受国际知名商业杂志记者苏小姐的采访。苏小姐一直对柳家的发展充满好奇,她的报道客观公正,能够为柳家带来积极的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