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这位更是影帝级别

誉录完毕后,由对读官核对考生卷与誊录卷,核对无误后盖章确认。弥封、誊录、对读官都要将自身姓名、官职标注在墨卷之后,之后交予阅卷官。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和考生有关的官员都不能参与阅卷。所以阅卷官大都是来自翰林院的学士,同样科举出身的清流之辈。

阅卷官阅览誊录后的朱卷,同考官阅卷后中意的试卷,会在试卷上盖一“取”字,批有“取”字的试卷将送到主考官手中,主考官满意的话,就会在试卷上盖—“中”字。

严顺和同事们坐在一起场面话也不说,拿着笔就是上手批阅,选拔国家的栋梁之才,容不得有丝毫的疏忽,这些道理对于他们已经当官多年的人来说早已心知肚明。

前面试题阅卷官们尚且面带笑容,但看到策论就忍不住开始蹙眉叹息。

“这次会试策论确实有些难度,但也不离本源千里,怎会答得如此马虎疏漏。”一位大学士叹气道。

“还是不够灵活,四书五经确实掌握扎实有度但不知道该如何去运用,都是缺少阅历的文章啊。”

有一位阅卷官拿出两份试卷说道:“这两份不错,写的有理有据,思路清晰。这份在形成地方经济上举措很详细瞧着对此道颇有研究。”

严顺听到后赶紧叫他拿过来,浏览过后也是满意点头,提章在这两份试卷上盖了一个“中”字。

“人尽其才,地尽其利。制与治齐同,制度为根,治理为本。”

两鬓斑白的大学士,认真看着眼前的试卷,一字一句地轻声读着。他的眼神愈发专注,手中的朱笔缓缓放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写的可真好啊,一下子就揪出了问题的本质,把核心思想剖析的淋漓尽致。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官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啊,民者,国之根也,诚以重其食,爱其命。

曾经以为那些激情和热血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冷却,想不到他此刻会被眼前这篇策论再一次激起年少时澎湃的报国志气。

“诸位大人,你们看看这份试卷。”这位大学士读了两遍才将这份满意的试卷分享给其他阅卷官看。

他一旁的几位阅卷官接过看后也是两眼放光,口中夸赞:“瑰章。”

听到如此高的评价,严顺也按捺不住走过来加入了品阅这篇文章的队伍中。

“严大人,您觉得如何?”

“字字珠玉,锋发韵流,实在是彩。”严顺双目如炬,闪烁着兴奋。

全篇读下来文字沛然,滔滔不绝若江河奔流,磅礴直下。说理严密,词锋犀利,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直抵主题。无需华丽的词藻加持,质朴中自有真知灼见。

这篇文章的主人,远见卓识。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心中都有了定数。一位年长的阅卷官说道:“此篇策论立意深刻,文笔犀利,旁征博引,观点独到,实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依下官看,此篇策论当得上会试之最,此人当得上会试第一。”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道:“不错,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