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院试

施仁政,减徭赋。立即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负担,让百姓有喘息之机,能够安心生产生活;下派官员救济,对受灾百姓进行援助。

整饬吏治。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查处一批贪官污吏,以儆效尤;选拔清正廉洁、有能力的官员,取代被查封贪官,为百姓办实事。

广开言路。设立谏言渠道,鼓励百姓和官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帝王高官了解民情,及时调整政策;对敢于直言进谏者给予奖励,造就良好政治氛围。

院试考两天,场内提督学政满场走,就连知府大人也下台走了几圈默默站到了奚昀的考房前面。

周围考生瞥见,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奚昀脑海中思路正畅通着,一门心思盯着手中试卷,落笔书写飞快偏偏字迹工整极具观赏性。

知府大人就站在他前面看他写策略他愣是头都没抬一下,压根没注意,要是知府大人挡了他的光线说不定他就会抬头了。

知府大人默默的站了会儿默默的离开了。隔壁考房的考生松了一口气。

院试结束,走出考场的众人面上已不似先前府试一般轻松,而是愁眉苦脸神情凝重,朝着询问难度的人摇了摇头,唉声叹气。

“天杀的,哪个狗人出的策论题目,难度快赶上乡试会试了,这么看得起我们吗?!”

“说的好像你考过乡试会试一样……不过确实非常非常难,光解析题目我就想了有小半个时辰。”

“这次的院试卷子好像请了郡里的人物参谋,我敢说是近几年院试之最!”

“唉,本来信心满满,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奚昀同样也有些低落,他不确定他写出来的文章符合不符合主考官的口味,他只能赌一把,同时抱着“我难他也难,大家都难”的心态,回客栈呼呼睡了一下午养足精神。

院试成绩需要整整五日之久才能知晓,这结果直接关乎着秀才名额的最终归属。严谨到每一份卷子都得经过两位学政大人亲自审阅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倘若他们两人对某份试卷持有不同看法时,那就必须再请出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学政前来定夺。如此一来,整个过程可谓严谨至极、不容有失。

如今院试已然落下帷幕,总算是能够稍稍松口气了。

若是有幸中了秀才,那接下来就得收拾行囊,启程踏上前往郡学的求学深造之路。待到下半年八月来临之际,参加三年一度的秋闱大考,也就是众人皆知的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