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点拨

奚昀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汤夫子起身从一旁书架上取下三本厚厚的书籍,递给他,说:“这上面记载了本朝历史,你拿回去看。”

奚昀接下,谢过夫子。

“四书五经你掌握的不错,前朝情况也足够了解,你的文章很具体观点也很新,包括你提到的……改革,和举例的新农具。但是你忘记了现在是太平年间,不是动荡不安的乱世。”

汤夫子说完这句话顿了一下,奚昀听完也瞬间脑中如闪电劈过,是啊,他怎么就忘了这一点呢。

“你这样的文章交上去主考官只会觉得你不安于现状,急功近利,往往最忌讳的也是这点。”

说白了就是现任皇帝兢兢业业守江山给天下一个太平,但是你跳出来有理有据的说不满意现任皇帝的治理,那么问题就严重了。

作为一名官场预备役,他需要学习如何正确的进谏。

“而且你就算想推崇这些提高百姓生产力的新农具,你该怎么用什么方法去推崇?你以什么样的身份去说服百姓来使用?谁来生产新农具?归根结底还是围绕一个‘民’字,又回到最开始,你提的办法并没有得到解决。”

汤夫子一口气说了很多,他希望奚昀能明白他说的道理,科举并不是一腔热血一意孤行就能成功的,要做出的文章让阅卷人满意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奚昀垂着脑袋没有说话,汤夫子抿了一口茶,看了看他以为是学生深受打击,他看似不苟言笑其实还是心软之人,刚想安慰一番,就见奚昀突然抬起脑袋,一双眼眸雪亮。

“多谢夫子点拨,学生悟了!”

奚昀犹如茅塞顿开,他看着自己那份策论,挑了几处思索一番换了一种方式说了出来,当面问汤夫子改的如何。

两个人一直在房中磨了有小半个时辰,奚昀终于神清气爽地走了出去。

是夜,奚昀伏于桌案前,挑灯夜读。

学堂寝院里设有一间教室,是去年新建的,过去时常有士子反映和室友作息不合,他想睡觉对方要看书,长此以往矛盾激化,堂长只好在寝院中建造一个房间专门供那些刻苦努力,挑灯夜读的士子在里边学习,但是也有时间限制,亥时一到值班的夫子就会过来赶人锁门。

今天这小教室里人很少,奚昀坐在他最常待最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研读汤夫子今天借他的《晋史》,厚厚两本记载里开国至今举国上下发生过的所有大事情,第一次看没看过的史书,奚昀看的津津有味。

他早就发现了一个天大的bug,他发现这里虽然也像后世的明朝一样科举考四书五经,但是朝代更迭至南北朝后面就没有了,隋唐宋元明清,都没了,大晋自然而然就续上了,诗词更是只有《诗经》其他都是这个朝代文人墨客所写,还未收集入编,奚昀从来没有听说过,但他接受情况良好,他都能死后穿越,说不定是哪个厉害的家伙也穿越了,在南北乱世之中先一步隋文帝杨坚挥剑而起平定天下,改国号为晋。

而且这里还有第三种性别——哥儿,相貌外形介于男子和女子之间,还能嫁人生子,像奚昀这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