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脸色一沉,目光如刀般在三人面庞上一一划过,冷冷哼道:“哼,十四乃是哀家召回京的,何来抗旨不尊一说。”顿了顿,她放缓语气,却依旧透着不容违抗的威严,“你们难不成要眼睁睁看着朝堂乱作一团?皇帝年幼,总得有人出面主持大局!”
三方僵持不下,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最终,在太皇太后的强势施压与张廷玉、年羹尧的巧妙周旋之下,敲定了三人同为辅政大臣,共理政务,直至皇上亲政。
可这“共理”二字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思、多少惊心动魄的暗斗?张廷玉一心想要维护先帝遗训,确保朝局安稳;年羹尧满心惦记着自己妹妹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如若诞下皇子,那可是关乎家族荣耀与未来的大事……
太皇太后更是偏袒十四爷,全心全意为其铺路搭桥,妄图让他掌控大权;
十四爷则憋着一口闷气,蛰伏待机,只等合适时机,便可一飞冲天。
自此,朝堂之上,一场新的权力博弈正式拉开帷幕,暗流涌动,风云变幻,恰似暴风雨前的宁静,人人都在伺机而动。
乾清宫内,弘时孤寂地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空洞地望着殿下群臣,心中满是愤懑与无力。
他虽身着华丽龙袍,头戴璀璨冕旒,可这朝堂之上,哪有半分他能真正做主的地儿。大臣们奏事时,目光都是看着那十四叔那三人,仿若他这个皇帝形同虚设。
弘时面色阴沉如水,拖着如灌铅般沉重的步伐迈进寿康宫。
一入殿内,瞧见齐妃,平日里强撑的帝王威严瞬间土崩瓦解,眼眶泛红,带着哭腔哽咽道:“额娘,这朝堂之上,儿臣全然没有说话的份儿!年羹尧、张廷玉与十四叔,他们三人把军政要务全都攥在手里,儿臣一举一动皆受掣肘,这皇帝当得实在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