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言商贾可助士道,朕问你,若允士涉商,又当如何防范士风不正?”
随着姜孟川一番话的落下,皇帝的眼中已尽是满意之色。
此子另辟蹊径,倒是有不少新奇的想法。
“臣以为,士子当以身作则,教商贾以义,导商贾以道,使其知利之所趋,亦知利之所止,则天下无奸商,而有义商。”
“商贾之中,亦难免有贪利忘义之徒,专营奸诈,欺行霸市。”
“此辈之举,非商道之本,实为祸害百姓之源。”
“臣以为,朝廷当设商律堂,专司商贾之法纪,使商贾行有可依,动有可循,严惩不法之徒,表彰有德之商。”
“如盐铁之政,若无律法约束,奸商乘机牟利,则百姓苦不堪言。”
“若有官府监管,则货物通畅,民生得利。”
“如此以来,法可约商,商可助国,士可正道。”
说到这里,姜孟川的语气停顿了片刻,随即井井有条的继续道:“总而言之,便是商贾兴,则国富;士道正,则邦安。”
“朝廷当设商律,以明规矩,凡商贾不得操弄奸法,不得欺瞒官府,违者严惩。”
“而良善之商,当得朝廷护持,使其安心营商,造福一方。”
“今士子治学,专于四书五经,而不谙经济之理。”
“若能令士子兼修理财之道,则仕官后可更知国计民生,不致空言治国。”
“朝廷可设商学,教导商贾子弟使其明义理,晓法度,知礼数,使商贾之风趋正,不至败坏纲常。”
随着如此一条条的说下来,就连原本对姜孟川心生不满的臣子们都流露出几分深思。
士农工商,原本他们瞧不上那些商贾,就是嫌弃他们满身铜臭味。
但是如果当真能够约束好的话,商贾们头脑灵活可以成为官员的助力,而官员亦可为商贾提供帮助。
想到这里,已经有不少人心中打起了小算盘。
皇帝盯着姜孟川,忽然轻笑一声,道:“朕听闻你在应天府亦有商事,可有逾越士人之风?”
此话一出,众人精神一振,纷纷盯着姜孟川,等着看他如何应对。
然而姜孟川则是神色坦然的拱手开口说道:“臣虽有商事,然皆以义取利,以信立业。”
“所售胭脂香粉皆不欺价,所酿酒水亦不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