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华夏历史记事(十五)

………

………

网友们聊得不亦乐乎,天幕下的人们也看的兴致勃勃,时不时还辩证上一番,反正这是大明的事,他们看看热闹也不碍事。

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感觉很不好了:

什么叫建文三傻?你们这些后世之人懂不懂什么叫尊卑礼仪?

一国之君还有朝中大臣是你们这些升斗小民能随便议论的吗?

这要是在我大明,高低得给你们安排个三族套餐,让你们如此不知天高地厚!

朱元璋一脸沉思:难道说上天也看好老四嘛?

永乐大帝终于龇着大牙笑开了:没错,朕就是上天选中的大明天子,朕的皇位顺应天意!

永乐是子民们也迷糊了:陛下真的是真龙天子,难道‘靖难之役’是拨乱反正?

【1402年,明成祖朱棣迁都顺天府(现在的北京)。

朱棣在位期间,继续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僚机构,设置内阁跟东厂。

同时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海外各国的联系。】

[大明的大航海时代开启,汉家最牛逼也是最可惜的朝代,绝无仅有的大明。]

[郑和:最大的败笔就是无偿公开航海图和航海仪以及造船术给其他国家,害惨了后来的华夏。]

[大航海的欧洲人烧杀撸劫,为资本主义积极积累原始资本,我们大航海去布施,带去和平,格局啊!]

[好想告诉朱棣,海外有许多的高产粮食:红薯、土豆、玉米,番茄、木瓜等,只要大明大量引进种植了,大明不愁没粮食!]

[粮食一充足,朱棣就可以开心的出门打仗了。]

[要是钱不够,可以先灭了东边的瀛岛,那边的白银储量多到你可以让你次次打富裕仗!]

[要是老祖宗们早点把东边小岛灭了,就不会有后面的悲惨、屈辱抗战了。]

[哎,太惨了,太绝望了,连娃娃都上了战场。]

[谁说不是呢,每次经过娃娃兵烈士墓园就总想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