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读书可以让人明事理辩是非,不固陋不偏执。”
“仅此而已?”刘县令有些意外,他以为她会有很别致的观点,自己都准备洗耳恭听了。
“或许还有其他答案吧,不过这些答案也许得等到很久以后才能知晓了。”
这妇人倒是有意思,刘县令也没在追问,而是慢慢的走到田埂边。
他看着面前的成片成片的稻子,陷入一阵感慨。
“别看现在大家都沉浸在即将丰收的喜悦中,当初种稻子可真是要人半条命!
若是田里还有水倒还好,没有的话村民们只得一担担的将水挑到田里,肩膀都磨破皮了肿得老高!
所以现在看到这田里竟然还能养鱼,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
沈言清很是震惊!
“刘老爷,您是说如果田里没水的话还得去挑?为什么不修水渠啊?”
这不远处就是泸溪河,用水很方便啊,她有点不解。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她并没有注意到,向榆村是没有修水渠的!
沈言清此话一出,倒是刘县令有点不解了,他问道:
“怎么你不知道?旁边虽说是有一条河,但是水位比这边的水田低,挖了水渠也没用啊!这些你都不知道?我都怀疑你是不是这儿的人了。”
沈言清汗颜,自己还真不是这儿的人。
不过她也确实不知道这里的农田灌溉技术如此落后,毕竟她来的向榆村的时候,都已经栽好稻子了,水也有了,因此也并未关注这么多。
“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刘老爷要不要听听?”
看样子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水车,这用水条件也着实艰苦了些。
“什么想法?难不成还能让那河水自己过来啊?”
刘县令相当好奇,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是如此,即便有河,因为河床低也不能将水给引过来,只能一点点的挑。
虽说是辛苦了些,但好歹能有口粮食吃。
“可以修建一条水渠,在河里装上水车将水给引过来,这样子就方便了!”
当官这么久,刘县令还从来没听过水车这东西,顿时就勾起了他的兴趣,连忙追问这是啥。
“水车由一根车轴支撑着多根木辐条,呈圆形向四周展开,每根辐条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
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借着水势转动辐条,一个个水斗装满了就被逐级提上去,到了最顶端水斗就自然倾斜入渡漕,这样就可以将水引到农田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