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三军摧压,五美犯驾》第一节

寿春守将盛暮转进到了濠州。虽然不说是撤退,更不说是逃离,但守军将士不是傻瓜,都知道主将这是逃跑了,免不得士气低落。

义军中路大军主力兵临寿春,发起攻城。

官军将士都不肯卖命坚守,都在打算退路。结果大大的寿春城,很快就崩溃,不如小小的六安城,至今坚守不下。

寿春守军溃逃。六安成了一座孤城,被义军团团围困,而且断了后勤支援。小城里面驻扎重兵固然易守难攻,可是切断了后勤就要命,那么多兵马,小城的存粮能吃多久?

不得已,本来是陈许道节度使却跑来做了六安守将的陶铁拐感到自己上了大当。盛旦、盛暮兄弟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帮他们没用,反而会把自己拖进泥坑里。陶铁拐深知后勤被切断之后难以持久,当机立断决定突围!

不愧是陶铁拐,在官军水师的配合下,率领所部放弃六安,抢渡淠河,撤到淠河西岸,然后一路向北杀出血路突围。

突围来到淮河边的霍邱县。霍邱县在前朝还叫做霍丘县,到了今朝大齐皇朝,一帮大儒商议,说丘字是圣人之名,不宜冒渎,就把霍丘县改了个名叫做霍邱县,而且勒令全天下姓丘的人都改姓邱。

这其实是极不合理的事情。照这样一来,有圣人名叫“旦”,元旦就不能叫做元旦,得叫元日;如果有什么书院胆敢叫做复旦,那更是犯大不敬的!旦字还罢了,毕竟没有丘字那么常用。丘字还是个大姓氏,为了给圣人避讳就要逼人全族改掉祖宗之姓,这不比数典忘祖还严重?

但是大儒们不管,为了彰显儒家的地位和权威,就是敢这么干。说是为尊者讳乃是华夏传统,应该光大传统!也不管传统之中其实有很多糟粕,传统其实都要按道理去改进的,不能不讲理去保守的。

《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的时代会有新的使命,要顺应天命就不能顽固守旧。

《周易》云:“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新的时代会有新的需要,应该与时俱进才能得到益处。

古时儒者是站在时代之先,推动时代前进。后世儒者却站在时代之末,顽固阻挠时代向前。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儒学变了,恰恰是因为儒学不改变,就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