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学习的角度

刘秀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即使自己在学习上面狂卷,也很难出人头地,能否卷过别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姓刘,就算卷出名堂,新王大概率也不会用他。

更何况,比起被朝廷起用,混个小小的县令或者其他官职,他现在想要达到的地位可比这还要远大。那些小官职并不能让他这个穷小子配得上阴丽华。

于是他只学了一门和治国有关的《尚书》,并且目标只是学懂,掌握其中的知识,并没有在卷论文卷学历的道路上深造。

在其他同学都在卷着给《尚书》写几十万字的注解时,刘秀却没有死读书,而只是在学习其中的文化思想,这样的他自然是一个异类。

在太学教刘秀他们《尚书》的是名儒、中大夫许子威,这位老师从来没有正眼瞧过“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刘秀。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应该将书本学到极致,穷尽学历,研究经典。每天吊儿郎当东想西想的成何体统?”许子威不禁在心里冷哼道。

其他同学也劝过刘秀:“你学习这么不认真,别人都学好几门,你只学一门,以后怎么学出名堂啊?况且你只学一门《尚书》就罢了,注解论文怎么一点都不写呀?”

刘秀冷笑着说:“寻章摘句老雕虫罢了……”

对于刘秀来说,学习肯定是很重要的,是很有用的,没有一定的知识和眼界,再怎么心高气傲志向远大,上限都定在那里了。

但“内卷”是无意义的,知识重要的是学懂掌握,并且有自己的理解、能应用于实践之中。

在那里卷来卷去,比谁能水一大堆毫无意义的论文、比谁更能猜对出题人的意图有更多的应试技巧、比谁更能进行脑筋急转弯并把细节堆到极致。这些对于刘秀来说都是无意义的。

古人说着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刘秀却看透了这个叙事的谎言,卷生卷死,他也卷不成执金吾,他就算精通所有经书并学成当世大儒,把五经倒背如流,他也迎娶不了阴丽华。

无意义的“内卷”到最后,也不过是被朝廷选出来当一些小小的工具人,做题家卷到最后一败涂地,还以为是自己单词背少了、错题集还不够多、考试的状态不够好,比不过别人。

可那世家门阀却鲜有几个是书中卷出来的,高祖刘邦建功立业,也不是因为他有能给经书写几十万字注解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