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小二的口中,蕊萍和元宵才知道,原来那家住着个从良的妓子,如今不知做了谁的外室,寻常也不出门。
乍听这么个讯息,蕊萍和元宵互相对望了一眼。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不知道也便算了,可现在知道了,心里总觉得有个疙瘩。
“得了,这下没得选了。”
按蕊萍的说法,这种事情不出事则已,要出了事,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牵扯到你身上。
就说前年率水河边起了把大火,烧了半条街,那就是原配为了报复外室,闯出的祸事来。若只是房子烧了也就罢了,总归人家要赔,要是伤了才真是不知道去哪儿哭去。
元宵回府之后,躺在床上想了半宿,还是打算买下七弯巷的一进院落。
她就是个不乐意冒险的人,费些事就费些事吧。反正她也得等明年才能出府,缺的东西就慢慢置办吧。
打定主意之后,元宵没多耽搁,又找了个机会出府找到了廖中人。
廖中人听说她决定买七弯巷的房子颇为高兴,连忙把户主也请了过来。
接着两方便在他的撮合下展开了漫长的价格拉锯战,不过元宵这头大都是蕊萍开口,她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力气,将房价从二百八十两活生生往下砍了二十两。
谈好了价格,双方就在廖中人的见证下重新立了房契。
两方的姓名、房屋的位置、大小、情况、价格...都按官府的要求一一列明,最后三方轮转着看了一圈,确认无误之后便签字按手印。
元宵接过契书,把准备好的四张银票也交了出去,另又给了廖中人二两银子。
廖中人笑着接过银钱,又道:“咱今日立的是草契,一会儿我就把这个送去官府,等官府登记之后成了红契,这事才算结了。待会儿,还得麻烦两位跟我再走一遭。”
两方自然都无异议,等到事情办完,元宵从官府走出来,看着手里头盖了官印的房契,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忙活了这么多年,她也算是京城中的有房一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