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桂花酒酿金桔团

“是了,许是贴补家用吧。”柳掌柜说着将元宵的字递了给康允泽,“这就是那姑娘的字。”

刚回府的元宵不知道京城虽大,但架不住巧得很,自己随笔写下的字已经到了四少爷的手里。

如意婶这会儿正在寝房午休,见元宵回来,指着桌上一叠点心:“回来了,桌上有一碟子萝卜糕,吃点?”

“谢谢如意婶。”元宵虽然中午吃了不少,但走了这么远的路,消耗得快了,也确实饿了,“对了,如意婶,今天中午蕊萍姐带我去了城北一家叫百味斋的馆子。”

“怎么?吃了什么好菜?”如意婶从床上探出身子。

“菜倒罢了,只是有个酒酿金橘团子,味道不错。安姑姑不是说最近侧夫人嗜甜,我瞧着咱们倒是可以做了这个呈上去。”

如意婶在甜食上一贯没什么研究,大都是些带了甜馅儿的面食。朱氏爱吃汤水一类,对面食的甜点并不大感冒。

听了元宵对这道甜汤的口味的描述,如意婶同意道:“这会儿是晚秋,气温也差不多。咱们今晚做完晚膳,就蒸上一锅糯米。”

如意婶是说干就干、风风火火的性子,提前浸了糯米立马就付诸行动。

糯米是小厨房里常备的食材,金橘干却没有,得问安姑姑要了库房的批条去拿。

安姑姑听她们是要尝试做新的甜品,痛快地给了条子,让她们拿了一罐金橘干。

上锅蒸的糯米提前泡过,洗去了表面的米浆,这是如意婶做酒酿的经验,说是这样做出来的酒汤更加清澈。

糯米在笼屉里铺平,戳出几个透气孔,冷水上锅蒸满两刻钟。

国公府的糯米是南边今年的新米,蒸熟的糯米粒粒分明、软而不烂、米香四溢。

糯米是要放凉之后才能做酒酿,趁着这个时间,元宵将一会儿要盛糯米的容器沸水消毒,这是为了避免发酸和长毛。

“元宵,去把凉白开拿来。”

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如意婶吩咐元宵拿来晾凉的开水,边倒进熟糯米里,边抓拌。接着又倒进酒曲,再次抓匀。

“这就差不多了。”如意婶看了看,满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