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手中的针线不曾停下,柔声开口:“那就好。妙妙上学的事,我一直都记挂着。”
她转头看向他,眼里盛满温柔,“学费、书本费这些,你都打点好了吗?”
听到这话,李东生眉头一挑,无奈地笑了一声:“学费这事儿,该出还得出,妙妙念了书,赢的是全家的将来。”
他清了清嗓子,又接着说,“市里的订单不是有了眉目了么?尾款早晚下来。”
金花停下针线活,抬眼看着他:“钱的事儿也不能总心宽。咱上个月还压了一批货,那尾款人家搁到现在还没交。”
“现在家里开销又大了,你心里可得有个数。”
李东生把牛皮包掏出来,指尖扫了扫账簿,似乎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不着急,顶多两天尾款就下来了。咱红星厂这季度的服装款是按照市里新开会调的样式做的,定是抢手。”
“现在广场上的那些公家营业员都盯着厂里新式布料走模样呢,商家也得争着进货,迟早咱有钱周转。”
她温柔地笑了笑,表示理解和支持,转身拉开抽屉去放针线。
而此时妙妙却忽然跑了进来,抱住李东生的大腿:“爹,我会乖乖念书,好好孝敬你和娘!”
听到孩子奶声奶气的话语,金花脸上笑意更浓。
她抬眼看着李东生,柔声说:“村里头的日子是苦,你总想着带着我们换条路走。”
“妙妙上学是好事,只是……你东奔西跑这一年,我可真怕你哪天扛不住……”
李东生见媳妇语气里透着几分担忧,顿了顿,站起身拍拍她肩膀。
“难日子咱也能熬出头。金花你放心。妙妙开的这个头,咱李家就注定要有书香味儿了。”
金花低着头不再说,屋里的沉静却多了几分烟火气。
……
李东生坐在二楼厂办的小屋里,摊开了账簿,一笔一笔仔细梳理着厂里的账目。
窗外是吱呀作响的纺织机声,女工们来回穿梭的身影映出朝气蓬勃的场面。
刚喝完一口粗瓷杯里的老茶,门口突然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李副厂长,李副厂长,那几名市里的老板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