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赵家平懂古董的价值,不会做出明珠蒙尘的事儿来。
赵家平明白了。
老姚拿到这件老赵头给的青铜饕餮纹壶,藏了二十多年,没觉得这是宝贝,反而认为是一件心事儿。
所以索性处理了。
能换粮食,也没了心事,一举两得。
这就是人跟人之间,不同的思维,做出的不同选择。
老赵头唏嘘,是因为他觉得这是宝贝,是他收藏的东西,竟然被拿出来换粮食,明显是被“糟蹋”了。
赵家平想明白这点,就安慰老赵头:“爷爷,我听我们废品站的人说了,姚大叔家里确实困难。”
“他最想解决的是眼下的温饱,而不是留着这东西,等着以后能值多少钱。”
“人在挨饿的情况下,想不了那么长远。”
吃不饱肚子,家里又藏着这么个东西。
老姚能忍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老赵头一想,赵家平说的也有道理。
“是啊,人跟人不一样。”
“再说东西我给了他,就是他的了。”
“他想怎么处理,都是他的权力。”
想通这点,也就不心疼对方这么对待宝贝了。
“五十年代那会儿,公开批评。”
“人人都知道,姚永年给我扛过长活,所以就让他上台,说说我是怎么个坏法儿。”
“结果他上台以后,发言说,赵爷对他挺好的,给他开工钱,还帮他安家娶了个媳妇儿。”
“发言没说完,就让人给拉下去了。”
老赵头说到这里,忍不住脸上带着笑。
“所以啊,我才说,你要能帮衬,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衬他一下。”
赵家平一听,老姚这胆子不小。
敢公然上公开批评的台上,去给一个资本家说好话,这样的发言,没连带一起倒霉,就已经算运气好了。
“成,以后有合适的零工,我一定找姚大叔。”
他随口就答应了。
这对他而言都不是事儿。
老赵头很满意。
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儿:“对了,姚永年说,你还给他闺女介绍了一个城里人?”
“怎么回事儿,你还管男女亲事说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