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小子,你捡了个大漏。”
赵大爷说到最后,神情竟然有些兴奋。
就好像捡漏的人是他一样。
赵家平听完赵大爷所有的话,心中的疑惑也终于解开了。
原来还有这样的隐情。
这是老姜头永远都不会对人言说的秘密,想不到却早就被赵大爷洞悉。
可见世间没有绝对的秘密,它也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就会暴露在阳光之下。
也许,王羲之的《寒切帖》,也是如此这般,带着不可言说的隐情吧。
中午赵家平炒了两个菜,跟赵大爷吃了一顿饭。
然后把粮票,油票之类的,各给了赵大爷一点儿。
这才骑着三轮车,出来开始继续收破烂。
“有破烂的卖!收破铜烂铁各种老物件!收书本子报纸酒瓶子咧——”
赵家平其实还挺愿意喊这一嗓子的,
他年轻洪亮的声音,回荡在京城的小胡同里,就像喊出了这个时代的声音。
赵家平骑着三轮车,照样是到了之前推进的区域。
也就是在那里,他收的铜钱和铜墨盒,
也是那个鸽子市遇到的大嫂,她家附近。
“收破烂的,收破烂的!”
赵家平听到身后有人叫自己,回头一看是个大婶儿,有些眼熟,好像是跟那个大嫂一个院子的。
“大婶儿,您有破烂卖?”赵家平骑着三轮车又拐了回去,
大婶儿看着赵家平说:“什么破烂,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我三姥爷家有个大瓷瓶倒了摔成两半了?”
“你当时还说只要是老的,多破多烂都收,这话还算数吧?”
大婶儿一说这话,赵家平想起来了。
确实是有这么回事儿,
连忙说:“当然算数,大婶儿,您把东西弄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