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风波”之后,柳泉村的现代农牧业声名更响了,一反一正的新闻报道比打广告的效果还好,让整个清源省都对柳泉村的野菜有了一个大概印象,产品更加供不应求。
产品的销路一打开,扩大再生产成了当务之急,而且柳溪村宏大的生产规模让柳泉村感受到巨大威胁,如果仅凭手中余钱办企业,他们永远也赶不上蔡飞的脚步。好在对方起步晚些,大棚农产品还没上市,给了柳泉村扩大生产、追平规模的机会,而获取资金的渠道目前最可行的就是银行贷款。
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并且他们的名气摆在那儿,并且有了固定资产,银行贷款很快就有了着落——500万,年利息是5%,贷款期限为三年。当贷款办下来,鲁明忠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每年利息就25万,三年过后多还75万,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吗?他当了那么多年支书,从来没冒过这么大的风险。
张斐看出了鲁支书的担忧,过去突然拉了一下他的胳膊,唬了他一跳:“想啥呢?支书,魂没了?”
“这闺女,啥叫魂没了,我这是魂丢了!这辈子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鲁明忠苦笑着说:“也从来没欠过这么多钱,也就是你们小年轻敢拿主意!”
这下宋一一不干了:“哎!支书!话可不能乱说,你是总经理,贷款这事没你拍板和签字,可是贷不回来的!”
“我算知道被架上火烤是啥滋味了!”鲁明忠的脸上更苦了。
张斐和宋一一对视一笑:“贷款还不上,法人可就是老赖了!”
“老赖是啥?”马胖子一边打岔。
“问得好,老赖就是还不上钱上法院黑名单的人,不仅得全县通报,还限制坐飞机。”宋一一的表情十分夸张。
“坐飞机限制不限制一个样,反正咱也没坐过。”鲁明忠掰指头盘算着,随后眉毛挑在了额头上:“但是全县通报可受不了,不行,这钱说啥也得还上,那谁,你们都过来,咱们开会,部署下工作!都着点急,要不然我拉着你们一起不能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