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差异

贫土沃梦 沉默风筝 1087 字 10天前

他们对儿女寄予厚望,认为通过各种方式进城是最好的选择,至于自己则甘愿待在村里面熬生活。于是年轻人都离开了农村,在城市里面东奔西跑地打拼,不可否认有成功的,但在迷茫中混日子的也不在少数。

城市里的机会很多,但是人更多,与其挤破脑袋万人走独木桥,为何不回村里找机会呢?答案是村里面没机会,他们从村东走到村西,熟悉每一棵树、每一条胡同、每一个山包,哪里有机会让他们得到一份事业呢?

即使有,中国人讲究荣归故里,灰头土脸、一事无成地回到村里,别说村里的人看不起,自己脸上也挂不住。于是所有人都选择在城市里窝着,从地摊上买两本“成功教学”读本,认真研读之后再屡败屡战,让岁月沿着白发爬上额头。

想到这些,宋一一有些可怜这些“城一代”,他们无所凭仗,只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若隐若现的才气支撑着虚无缥缈的梦想。

也许很多父母看到儿女受苦的那一幕,都想说一句:“回来吧!孩子。”,但是他们一直在忍着。

回去做什么呢?种地有什么出息?村里有什么挣钱的门道?总不能让他们回去啃老吧?啃得了一辈子吗?

宋一一也听过类似却意思相反的话——就算你一辈子不工作我们也养得起你!

那就真的用父母的钱养自己一辈子吗?除了不挨那一刀,这样和猪有什么区别?还不如猪呢,起码它的肉还对这个世界有点用处。

作为一名富二代,宋一一无疑是幸运的,拥有许多人奋斗一辈子才能得到的一切,这一点应该遭许多人诅咒过。她有时也觉得很不公平,人的降生不应该自带贫困或者富有等属性,它应该靠后天的努力获取,每个人都该如此。

但是,人类再高级也是动物,有自私自利和保持遗传优势的天然属性,谁都想把拥有的一切财富传给后代子孙。所以无论贫二代还是富二代都是现实社会的必然产物,现在这个阶段谁也改变不了,只能在这个现实的基础上想一些平衡办法。

平衡办法甚至不用想,有遗传优势必然有遗传弱势,有句话叫做穷富不过三代,只要社会制度合理,贫富转化正常,平衡总在不经意间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