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源省省会红塔市往南走180公里,这里是一片梁峁山区,与晋陕交界,甚至还有一些黄土高原的影子。在梁峁山峦之间,七零八落散布着一些村子,它们靠着一条乡间公路与外界保持着联系。
在新修的109国道旁边,顺着一条乡间公路往里走约十分钟,可以看见一条小山沟。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刷,山沟逐渐变深变宽,如今叫它小山沟倒有点小瞧它。
沟里面走着一股溪流,清澈得能看到底部的石头,里面没鱼没虾,只有些易活的蝌蚪在游弋,晚上可以听到青蛙的叫声。
这条溪流源自山上的一眼泉水,不知流了多少年,也不知养活了多少代人,依然孜孜不倦地往外喷涌着。泉水旁边栽有一颗老柳树,很多老人都说不清它的年岁,它依然践行着春长秋落的承诺,护荫着一方水土。
泉叫柳泉,一旁的山村理所应当地叫作柳泉村;溪叫柳溪,稍远一些,挨着那条小山沟的那个村子便叫柳溪村。
但是,这里的老百姓也仅有那眼清泉和那条小溪。泉水长流,人畜饮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用来灌溉就有些杯水车薪了。而且,山里的田也不适合灌溉,全是旱田,只能靠天吃饭。
于是,两个村的情况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穷。
好在新修的109国道路过旁边,又给两个村子增加了交通便利这个可利用条件,但是这里的贫穷面貌依然没有改变。有的老人说这里风水不好,四周的大山像一口锅,把村民百姓和泉水搅在一起,当成稀饭一样熬煎。
一个平常的早晨,村民吃完早饭正要下地干活,突然被一阵奇怪的响声吸引。定睛望去,他们发现一辆造型奇特的小汽车从村里穿过去,驶向村委会的方向。
村里人好热闹,忍不住扛着锄头、拿着铁锨跟了过去,顺便和身边的人打问情况。
等来到村委会,他们发现这里已经聚集好些人,大部分都是些孩子和老人,大家睁大眼睛瞅着从车上下来的女孩。
女孩手提LV手包,脚上穿着十分夸张的恨天高,一头酒红波浪卷,带着黑色蛤蟆镜。身材高挑,穿着夸张的她看到那么多人看自己,竟也有些含羞,摘下眼镜给大家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