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人少,舒蕙趁不忙时蒸了包子和豆沙馒头,拿了十个包子和四个大馒头包在笼布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给你骆爷爷送去。”
楚榆喊骆叔,舒蕙说乱了辈分,骆叔都六十了,楚榆该喊爷爷才是,可楚榆喊习惯了,改不过来。
前天,骆叔说房子里有几张桌子想搬走,楚榆叫舒蕙去开的门,舒蕙这才知道骆叔家情况,直说老俩口可怜,在德阳没亲没故的,就这个独生子儿子,还成了植物人。
老俩口能省就省,整天吃玉米饼就咸菜,瘦的都干巴了。
舒蕙心善,每每包包子馒头,就会送点过去,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就是照顾一下老俩口的生活,陪老俩口说说话,给他们打打气,让他们的日子没那么难熬。
楚榆家和二舅家吃饭都在一起,平日买米面蔬菜钱都是两家平分,舒蕙拿东西接济别人,楚榆怕邓芳萍有意见。
好在邓芳萍对舒蕙的行为倒没啥意见,还叫她多拿点过去。
邓芳萍想得开,米面才值几个钱,至于为这点事伤了和气?
没有楚榆,她不可能赚这么多钱,开业至今,除了给舒爱国开家具城的钱,她也攒了好几百。
买三层小楼要五六千,买个普通住宅可不要那么多钱,邓芳萍寻思着年底就有买房的本钱,想叫楚榆帮她挑个好房子,楚榆却叫她等等。
“我和二舅的家具城年前能开业,家具价高,动辄一两百的,回款应该挺快。顺利的话,家具城年底就能分红,再加上肉夹馍店的收入,你们完全可以买套门面房。”
邓芳萍叫她说的高兴,感觉更有盼头了,到年底没多长时间了,真能买套门面,每个月光房租就好几十,再加上家具城和肉夹馍店的收入,离万元户就不远了!
楚湘拿了个包子跑上楼,邓芳萍嘀咕:
“这孩子,最近总躲在楼上不下来,问就说在写小说。”
楚湘年纪大了,邓芳萍管不了她,倒是楚楚年纪小,邓芳萍时不时把人叫下楼投喂。
楚榆刚来那会,楚楚身体发育迟缓,个头矮,人也瘦巴巴的,像个小男孩。
在邓芳萍的投喂下,她肉眼可见地长高了,头发留长了一些,楚榆给她买了几个发夹,扎起头发来像模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