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露锋芒

墓旁的相思 臭草根 4371 字 13天前

然后用筷子把两样东西都尝了,嘴里不停的说: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花!以后这些就不用带来了,那么远的路,有多累啊!你不嫌累,麻烦,我嫌了,你不心疼自己,我心疼啊!”

“去,去,这还差不多,还算有点良心。”荷花刚说完。

李老板一边干活一边问:

“你这两样东西家里还有吗?”

“有啊!怎么了?”荷花也一边帮王忠于收拾东西一边回答。

“有多少?我想把它全部买下,你卖吧?”李老板问。

王忠于准备说不卖,一把被荷花拦住抢着说:“卖啊!卖啊!”

“怎么卖法?”李老板又问。

“我没卖过,估计在二十五元一斤左右吗?”一向有经商头脑的荷花说。

“那好,我多加三元,你就用同样的瓶子给我分类包装成半斤一装,一斤一装,我先给两千元钱,你这东西就放在我这里,我帮你卖,你看什么时候给我送来呢?这样我一个货柜连同晚餐一起。我想你这两件东西在学校周边一定卖得不错。”老板说。

“在三天左右吧!哦原来是这样啊!”荷花说。

“怎么了,不行?”老板说。

“不是不是,怎么不行?”荷花说。

然后递过来两千元,荷花接过钱后,荷花一边在店里帮忙一会,一边和王忠于谈了一阵子,看天色不早了,该回去了,于是告别了王忠于和李老板,踏上回家的路。

小主,

然后得赶回来她等到县城最后一班车六点四十分的班车回到区班车站。

然后冒着胆子往家里继续赶,在这条路上,的确她算胆子最大的一个,就是一般的男人都有些害怕,且不说沿途有女鬼要背,男鬼要抽烟借火之说。

就是单单茂密的树林发出沙沙的响声就够你受的,还有岩鸡公叫着:“那个,那个”的特殊声,不吓你得半生半死才怪。

可偏偏荷花不怕,她也不信鬼类之说,一个人赶夜路又是常有的事,走了几个小时才回到家,也确实够厉害的,胆大的。

当荷花叩响自家的门,母亲点亮煤油灯用微弱灯照亮打开房门,温柔的灯光照在荷花汗水淋淋的脸上,黑黑的长长的头发和眉毛还带着清晨的露珠时。母亲心疼的放下煤油灯。

一下子把荷花搂在怀抱里说:

“孩子,你这是什么命啊?这是何苦哦?我们并非欠他家的?让你如此偿还?你就这样一辈子专为别人考虑,你就不为自己想一想吗?”

“妈!你说些什么啊?我也长大了,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何况你们不是常说:\u0027以人为本,行善积德,乐于好施\u0027是我们做人的本份吗?你还是信佛之人哦!这话听起来有些别扭哦!”荷花说。

然后荷花也像小时候那样在母亲温暖的怀抱尽情的享受母亲的温馨!

母亲带着哭腔擦去荷花要掉下来的泪水说:

“去睡吧!马上就要天亮了!”

“好的,我去了。”荷花回答。

荷花也真的走累了,这山路就是白天也不好走,何况晚上,于是她合身躺下。

等第二天她醒来,却是中午了,看来自己真的疲惫了,不然不会睡这么久。

母亲也未叫醒她,母亲是了解自己的女儿的,不是太累的话了,是不会睡这么久!就让她好好的睡吧!

荷花起床后,她揭开锅盖,母亲给自己留的饭菜用一些东西包着保温,心里不便涌出许多酸处,可见母亲的心细,把饭吃好后,翻箱倒柜的找来辣椒,油,花椒,糯米等等,这些都是自己种的,又把母亲弄什么都翻了出来。

自己开始搞起加工来,不大一会,母亲从地里回来,看着女儿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不知在干些什么?等她走近一看,原来女儿在加工油辣椒。

母亲走到身边了,荷花都全然不知道,毫无察觉,正搞得精精有味,荷花在加工李老板要的油辣椒和糍粑块呢?荷花先要把两家的原材料用完了再看,不够的话还得收购,经荷花两天的努力,任务完成了,还好,两家合一起足够,经过荷花两天的努力东西加工好了,准备明天送去了。

荷花这时突然在想,可不可以把这些东西推销到外面去。又一边想到王忠于,三兄妹还在读书,目前的情况如何?自己又要照顾他母亲又要干活,还要时不时给李老板加工产品。

荷花心想:假如李老板的生意很好的话,明年我把两家的自留地都种的是辣椒,田里都种是糯米稻谷,为加工提供原材料。

很多看不懂的人大事又开始议论,并有人给她取了一个“神经病”的绰号!好歹双方父母都不大赞成,可又不反对那就好,荷花家是有点经商思维,父母已看到了一些苗头,心里也点起希望的火焰!却支持她而且加入了这加工队伍,王忠于的父母,不反对不支持,任凭荷花按排。

是啊!当初自己放弃学业,让王忠于继续上学这本来就是一场赌博,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拿自己的人生和青春来开一次玩笑!

先不管那么多了,谁又会知道将来怎么样?我们都不是预言家,看不透的就是人生,虽说这是一场特别大的豪赌,就赌一下吧!希望一切都是好的。

而且希望他将又是他打破这大山村没有一个大学生的传说,将更多的打破这世俗的看法都聚集在王忠于的身上。

荷花与王忠于的出现已经打破此村的所有格局,也激起了很多像王忠于一样的人,一时间在年轻人中,也宣起自己的事自己作主的热潮,他们都将担负起改变此村的所有任务。

在前面高中两年及短的时间里(以前高中是两年制),王忠于以十分惊人的意志,克服所有困难,至始至终都名列前茅,他跟以往一样,把空余的时间用去找点不大不小的收入来贴补费用,在两年的高中生活里,他又学到其他人学不到的东西和知识在现实的基本运用。

星期六,星期天和各个假期他都去工地上打小工,相对来说工地上的收入大一点,只是活要累一点。

有一次,一个作工地的杨师父放一间房子的平面线,忘记了带皮尺,而手里只有五米卷尺,在哪里不知所措。

因为这杨师父是一个老师父教他的时候就只教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因为他们都没学过什么几何之类。

更没学过勾股定理,余弦定理。

现在没有皮尺,这房子的对角线最少也得二十多米,这怎么搞呢?正在他无法开展工作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忠于说:

“师父,我可以试试吗?”这师父说:“可以,只要能给我搞好就行”。

然后,王忠于展开图纸一看,找到固定边,然后把固定的边用施工线固定,最后用一条施工线以旋转的方式旋转此线,在两条交叉点到固定边上六十厘米处作一个记号,又在另外一条施工线上作上八十厘米的记号,然后看两点间的距离是否是一百,摆弄活动边的施工线到一百。就这样,这线这个角度就放好了,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放好另一个角度。

这样很容易的就找到三边了,最后依次,放走,这些都是短距离了,这样杨师父也不断夸奖他:

“读书好啊!读书好?不然今天又要耽误一天,看来有时间我还得请教一下我们的书生,向你学习。”

王忠于运用他的所学在工地上帮助人也小有名气了。

他把几何和物理都在工地上运用起来,得到很多人的好评,很多人都很看重这个小伙。

也认识很多朋友,且工资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