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五种能力

涛起微澜 有骨难画 1668 字 14天前

“不用,光听讲了,不累。这些理论的确可以很合理的解释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可为何被淘汰这个最初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小伙子,我没直说是因为我觉着以你的才智,想想应该能想的出来,可以把答案摆出来,但那样总觉着少了点讨论的趣味,不是吗?”

项骜将嘴里的牙签拿下来,用力一扎,竟然用其横着穿透了吃饭时用的一双竹筷子中的一根,这个动作看的对面面露惊色。

做完这个他又用手指拨了拨戳在上面的牙签后道:

“提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德国物理学家冯.迈尔曾说过‘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那么这些复杂且强大的功能想要工作,身体必定要提供巨大的支持。

这种支持就是能量,而原始人类虽然可以依靠饮食获取补充,可在刀耕火种尚未出现的年代,优良的食物是非常珍贵的资源,那么这意味着人体没有可靠的能量来源去保持这些能力的长期使用。

所以经常用它们的个体,很有可能会更容易死于饥饿,因为这不是提高的那些战斗力能弥补的。

然后将生存、繁衍作为第一要务的基因就为了适应形势,逐渐将其尘封起来。

不过基因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不知道在进化的漫漫长河中人类自摆脱古代后突然走上了快车道,出现了工业革命和科技大爆发,生产力暴增让食物变得不再稀缺,能量的有了近乎于取之不尽的保障,可已经尘封的碱基对不会因此再活过来了。

我记得曾经有人在论坛上讨论为什么自然界没有进化出能喷火的动物,最让人信服的一条回答是火焰本身便是一种高密度能量,可以在体内孕育这个生物为何不用其来维持生活和促进别的器官发展?如果以挤占其它部位资源为代价的话,那结局估计会和频繁发动高级代谢、‘遥视’等功能的人落个差不多的下场。

还有一点,智人能战胜多种竞争对手,靠的是强大的团队协作和社会化运行,可那五种能力显然要倾向于提高单人多一些;于是在强化个体和拥抱集体中,人类祖先选择了后者,这应该也是它们失活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我目前的观点,随便说说,献丑了。”

陈主任听罢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并道:

“如此精辟的解析怎么能叫献丑呢?小伙子,太谦虚了也不是好事。

现在你对对手是谁有了一个概况的了解,但距离执行任务还多有不足,比方说你格斗能力、身体素质、头脑这些都没问题,可总不能让你赤手空拳或者拿着你那柄奇奇怪怪的‘木工刀’去吧?

哦对了,说到‘木工刀’,有专门搞这个的问我是从哪儿弄来的,简直是天才设计;听说还申请了专利,如果你愿意把专利无偿提供出来,这也能算是戴罪立功的一个加分项,虽然加的不多,但能加上总是好的,你怎么想?”

项骜一摊手,道:

“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