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的是,这个人裴寒也有印象,裴寒开口问道:“你们说的邬文,是不是附近梧桐村寨的?”
邬大壮没想到裴寒竟会记得邬文,忙答道:“是的,大人!邬文正是梧桐村寨人,不过他小时候被他爹托人带到茂城生活过许多年,长到了二十多岁才回来的。”
裴寒不由对此人生出了些好奇。
裴寒之所以记得邬文,是因为曾看到过邬文背着老母亲去看大夫。
当时正值夏季,天气十分炎热,邬文背着人走了一路,从脸上到脖子再到胸前,就像被水洗了一遍似的。
但他的神情却十分安定,与裴寒擦肩而过时,裴寒还听见他在与背上的老母亲聊着家常,声音不紧不慢,丝毫听不出疲累。
裴寒的第一感觉是,这人真是个孝子。
于是裴寒就向附近的山民询问了他的姓名和家中的状况,这才知道他名叫邬文,家中只有一个腿脚不好的老母亲。
全村寨的人都知道邬文对母亲格外孝顺,只要他母亲有一点儿身体不适,邬文就会立刻背着她走上大半个村寨去看大夫,所以他家隔三岔五的就会传出药味。
裴寒今日才知道邬文不但是一个大孝子,还是一个读书人,他马上问道:“邬文读过书?”
邬大壮等人都连声答道:“读过,他在茂城的时候还当过几年的账房先生呢!听村里和邬文一起回来的人说,邬文要辞工的时候,那酒楼的掌柜都舍不得他走,后来听说了邬文之所以要走,是因为要回家侍奉生病的老母亲,实在没办法才放人的。”
其他几人见裴寒听他们说这些丝毫没有不耐烦,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解释起邬文的家事来。
原来邬文出生后不久,正是梧桐村寨闹山匪最严重的时期。
邬家父母结婚五六年才得了这么一个孩子,疼得跟眼珠子似的。一想到邬文还这么小,就随时有可能被山匪抢走,甚至碰到心狠手辣的山匪,还有可能直接丧命,邬家父母终日惶惶不安。
当邬家父母得知县里有几家条件比较好的人要一起搬到茂城去,而且其中一家还正是他们梧桐村寨的熟人时,邬父立刻就想到了自己远嫁到茂城的亲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