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瞅了好几遍封面上的几个应该是字的图案,也不扭捏,老实地说:“我不识字。”
可想而知,裴霁听到的时候有多惊讶。
裴霁身边比较亲近的人里,爹娘就不必说了,一对才子才女,就说阿梅和阿竹,还有爹爹的小厮,耳濡目染之下,也是认字的。
石头是裴霁接触得比较多的人里,唯一一个不识字的,而且石头还是他自己带回来的小伙伴。
裴霁感到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
裴霁倒也不是对不认识字的人有偏见,只是在他的世界里,到了入学的年龄,就一定要开始读书的,石头都十一岁了,自然属于这个该读书的范围。
因此裴霁成为了一位小先生,他的第一个正式学生自然就是石头。
从敬业这个方面来讲,裴霁是一个相当合格的小先生。
不知是与他的性子有关,还是与裴寒对他别具一格的启蒙方式有关,裴霁对他的学生非常有耐心。
他认真地把裴寒之前给他读的启蒙书籍全部找了出来,从字最少的书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教石头读,第一遍读完,裴霁还会再带读第二遍、第三遍。
然后,裴霁会拿出第二本书,继续带读,很严谨地也读三遍。
再然后......
一直到四本启蒙书籍全部读完,再让石头自己去读。
石头一脸茫然地想:这就结束了?现在是让我自己读吗?
石头自然读不出来,虽然裴霁考虑到自己的学生一个大字不识,所以教读得很慢,但是一次性读完四本书,不要说读三遍,就是读十遍,石头也不一定记得下来。
石头转头偷偷看看裴霁,发现这位小先生已经一派自然地掏出自己的书来看了,他只好默默地翻着手上的几本书,争取找几个还没忘掉的字出来。
第二天,裴霁很严肃地板着一张小脸,想要检查前一天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