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阳州

白雪深深,道阻难行,便是远离京城的地方有地方官员管辖,能组织清雪的良官也少之又少。

出了繁州之后,沈清更能感觉到南楚官府的不作为,沿路百姓为谋生存各扫门前雪,这路段也是一时好走一时坏。

沈清鼻塞又头疼,坐在马车上昏昏沉沉了好些日子,便是毕沧每日给她喝上几碗姜茶药包也不起什么效果,无非是让肺腑暖和一些。

越过宿州,便到阳州,因雪路难走,平日里也不过十多日的路程,愣是行了一个多月才到阳州境内。入阳州后天气便更加冷,入目的屋檐皆是手腕粗的冰凌挂了一排,整个天地亦如冰雕,几乎找不出除了白之外的其他杂色。

沈清捏着依旧有些堵塞的鼻子,掀开厚重的车帘朝外看,冰天雪地间一栋栋与京城毫不相同的平房堆成了城池。这里的百姓几乎没有盖二层的,因为早已入冬,天气恶劣,也不见什么田地农耕,明明已到饭点,就只有那么几家烟囱燃起炊烟。

沿途过来,沈清也打听了绮昀山与广玉仙人的消息,不过宿州临近繁州,竟无人听说过绮昀山。宿州境内的百姓反倒更信京城里的明光国师,甚至因消息走得慢,沈清到了他们也不知明光国师早已死了。

但也不算毫无头绪。

沈清既然问不出绮昀山和广玉仙人,便从另一个方向打听,这世间能遇见仙人的少之又少,可若是他们当地发生的奇事约能流传多年。

广玉仙人救下夙遥是在一千多年前,民间无史册,却也有传说。

宁栀当初对沈清说起过夙遥的故事,也提过夙遥的由来,夙遥原先就是被人丢弃在当地一个颇为有名的道观的婴孩。彼时盛行炼丹,当地的百姓都向那道观求过药,可是彼时道观因丹药有毒致使多人服丹而亡,百姓纷纷冲上山,将那道观烧了,砸了,也将道观里能抓的道士抓了,打了,死了许多人。

沈清顺着那道观事迹去问,果真叫她在宿州靠近阳州的一座小城内打探了一些有用的消息,也正是因为这个消息,她才确定要来阳州多待一段时间。

那座小城有个说书茶楼,说书人家中藏书颇多,那道观的故事他也说过一阵子,但因反响平平便被他重新换成了凄美的人、妖之恋,那些富家小姐们喜欢听这个。

但因说书人记性好,恰好那日沈清就在茶楼内打听道观之事,他便嘴碎地上来提了两句,想着能落些赏钱,甚至将那记载故事的书籍翻出来送给沈清。

书中记载的道观在阳州,而他们那处若往前推个一千多年,便也算阳州地界,只是后来朝代更迭,地区分化,才将他们分到了宿州,与阳州隔开。

沈清知道哪怕曾经收养夙遥的道观是在阳州,也不代表绮昀山就在阳州,可若夙遥临死前没有骗她,绮昀山果然是在南楚以西,便只有可能在阳州了。

阳州虽不大,却有城池十数座,何至于一路走来皆是萧索。

又一阵冷风吹来,毕沧的掌心在沈清额前悬着,恰好替她挡了几片迎面而来的雪花。

沈清想事想得远,入阳州后过两座城,半点仙气都搜不到,如若那里真的有仙山,或者曾有仙山,不过才一千多年,何至于烟消云散。

眼下是第三城,连个像样的城墙都没有的,一眼望到头密密麻麻全是平房的——坞城。

放眼望去,甚至能看见天尽头灰蓝色的云,哪儿有一座山?就连个小土丘都没有。

“宁栀说,自从夙遥拿走了坤灵镯后广玉仙人也就再没有消息了,便是关了山门再不与外界往来,也不至于走得这样干净,每座仙山皆在其修内,不可携山头另居,这绮昀山到底在哪儿?”

沈清一脚踏出马车,站在马车前头往远方眺望,她觉得这里平得厉害,别说是阳州,甚至能一眼望到关州去,那里也不像是有山的样子。

“人都说望山跑死马,我这望也望不到,去哪儿找仙山啊?”

沈清不耐地啧了一声。

她近来身体不适,风寒之症久久未愈,毕沧经常能看见沈清没事儿就给自己把脉,想看看自己的病到底何时才能好,不然说话总堵塞带着鼻音,一股软糯撒娇的味道。

可惜大约真是医者不自医,小小风寒,沈清愣是探不出自己的脉象有任何问题。她倒是想过去找民间大夫,又怕人家摸出自己一魂一魄脉象弱浮,会吓到人家,干脆还是老老实实喝了一个多月毕沧给她泡的姜茶。

许是因病心情不好,又或是因这大雪冷得人头疼,沈清的脾气略差,符马在前拉着马车稍微晃了晃,她都能骂一句脏话。

毕沧听了只觉得好笑,被沈清瞥一眼后老老实实收起笑容,摆出担忧的表情,再为她倒一杯热茶。

热茶自是没多大用处的,沈清或许也不是风寒之症。

毕沧以为,还是那一道仙魂的原因,两道仙魂并未完全融合,毕竟分隔太久,总需个令人不适的过程。

一魂一魄连人也算不上,又怎会得人的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毕沧见她此刻迎风而站,四野望不见仙山,气得马上就要跺脚的样子,觉得她可爱又有些可怜。

且不论广玉仙人究竟有多少年的修为和道行,单单遗失仙魂这一宗罪便足以让他身死道消。更何况……夙遥不过一介凡人,杀之不费吹灰之力,怎么可能落下山崖后便再也找不到踪迹,无非是广玉仙人不想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