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去了药铺,却见药铺之内门可罗雀,哪有之前的热闹模样。
药铺里只有三三两两的病人,反而多了不少衙役在店内巡视,透着不寻常的气息。
趋利避害是本能,云苓想要转身就走,却见那几人已经打量过来,于是强装镇定道:“大夫,我们过两天就要走了,想着去其他县还有些距离,怕药不够,麻烦您再帮我抓两贴。”
那大夫见是老主顾也笑着招呼道:“也好,要我说,你家老爷子不仅气血两虚,就是心中也有郁结在,不如留在这住两日再走,后日就是荷花节,去南风河边赏个花,喝口清茶,说不得这症状就轻了呢!”
“多谢掌柜。”
那几个衙役见两人相熟,立刻收回审视的目光,又将注意力落在新进店铺的其他病人身上。
云苓趁着药僮抓药的时候,状似无意地打量起摆在一旁的药箱,见里头有一副银针,故作天真的问道:“这针是扎在人身上的吧?可比我平日里用的绣花针细小多了。”
那药僮闻言便笑:“那是自然,这扎在人身上穴位的,自然得细。”
云苓点头,“是的,不过磨得这么细,想来这制作针的人的手艺也好,不是村头的小铁匠能比的。”
“对,一般铁匠可不行,这些银针金针都是我们店铺专门从北街的鸣翠楼买来的。”
两人又闲话了几句煎药的火候,云苓又问道:“小哥,这药能多熬几次吗?说实话,有些贵了,我们家糟了难,这.....”
那药僮一脸同情,但还是劝解道:“都是按着方子抓的,最多再煎一回,再多就不合适了,省得吃出毛病来。你可知道那劣质药案?这煎太多次药效就不行了,再吃反而祸害了病人。”
云苓将一个家境贫寒的姑娘家演的活灵活现,拿着药苦兮兮地出了门。
并未引来那几个衙役的注意。
她重新回到拐角处的马车里,吩咐道:“走,咱们去北城的鸣翠楼。”
老齐绕了点路,并未发现有尾巴跟着。
云苓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又忧心起周琼。
她有预感,这些衙役是来找周琼的。
且,是敌非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