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来你家打扰,不能空手进门啊。”刘正茂笑着说。
“别在门口聊了,让客人进来吃饭,他们跑了一天,早饿了吧?”陈鹏的老婆喊话。
其实现在才下午4点,还不到饭点,陈鹏考虑刘正茂没吃中饭,才让老婆提早做饭招待刘正茂。
“婶子,麻烦你了!”刘正茂跟陈鹏老婆打招呼。可是,她听不懂普通话,只是笑笑,算是刘正茂的回应。
进屋后,陈鹏让刘正茂和鹿青先洗了把脸才上餐桌。桌边已经有几个人,陈棚给刘正茂逐一介绍,分别是渔业大队支书林达、陈鹏的堂兄陈济、陈鹏大哥的儿子陈光普。都是陈鹏邀来陪客的本地头面人物。
刘正茂与他们互相礼貌友好客套后,坐下吃饭,桌面是蒸鲈鱼、白灼竹节虾、龙虾、石斑鱼、沙虫蒸鸡蛋、圣子、煎黄鱼、凉拌裙带菜、炒生菜、冬瓜靓汤;整整一桌子,这是把刘正茂当贵客招待。
刘正茂酒量有限,主家也怕北方来客太能喝,大家收着没有死命劝酒。桌上用的是陈鹏从江南省城带回的飞马烟和汾酒。陈鹏给刘正茂介绍桌上每道菜,刘正茂表示都喜欢吃。
经过初时的客套后,进入主要话题,林达问:“小刘同志,老陈讲,你这次来,主要是买腌鱼干?”
小主,
“是啊,林叔,单位给我的任务就是这个。”刘正茂回答。
“刘仔,你想要什么等级的鱼干?”陈光普问,他是陈光彪的堂兄。边防派出所副所长是陈济的儿子,所以他喊陈棚五叔。
刘正茂伸出手掌比划一下,说:“这样大的鱼干就行,太小或者太湿都不行。”
陈光普和林达对视一眼,他们心里都有数了,这个小同志要等外品,不影响渔业队交任务,这种等外品,每个渔民家都有很多。还是陈光普问:“刘仔,你准备用什么价收?”
刘正茂诧异,在江南省城时,陈鹏不是讲8分一斤吗?难道自己来了,对方要涨价?脸上不露声色,看着陈光普说:“陈哥,我是听陈叔讲,这里8分一斤能收到才来的,如果涨价,我回去就不好交差了。”
“哈哈,刘仔,你理解错了,我叔讲的没错,我怕你不知道,我们这里就是8分一斤。”这里根本没人要这种等外鱼干,能卖到8分一斤,大家都满意,还会感谢陈鹏帮他们找到销路。
林达为缓和餐桌上的气氛,举起酒杯说:“两位小同志,喝酒喝酒!”刘正茂和鹿青也礼貌的端杯喝一口。
“小刘同志,你打算要多少鱼干?”林达问。
刘正茂指着停在屋外的货车说:“能装多少就装多少,最好不低于六千斤,超过越多越好。”
陈光普:“那好办,你看,我们按每包一百斤的重量用草包装,这解放车装6-7千斤,没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