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师是学校训导主任,这次也买了一辆自行车,她正准备去喊人,被刘正茂叫住:“老师,自行车放在那里,我们有人卸车。”
“啊!那谢谢你啊!就放在旁边就行,等下课,老师会各自临走。”方老师回答。
刘正茂打开后箱板,自己爬上货箱,把一辆辆自行车递下来,刘子光接住整齐的放成一行。十辆车很快卸完,关上后箱板,带着刘子光上楼。
办公室里,沈校长已经准备好自行车款,她见刘正茂带着一人进来,尴尬的指着桌上的一杯水说:“我没茶杯,你们谁渴了谁喝吧,这是自行车款,你点一下数。”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代表她把刘正茂当朋友看。
知道做老师都很严谨,刘正茂拿起钱直接放进书包里,沈校长:“接钱不数,掉一杯酒。”
“校长,实验基地已经动工,学校什么时候派常驻人员去指导?”刘正茂。
“昨天邵老师去了你们大队,那里由他全权负责,学校已经给他批了三万八千块,具体事宜你和他对接,”沈校长不动声色给刘正茂露了底牌,邵老师可以做三万八千元的主。
“沈校长,水利厅建个排灌站都花了五万,你们只用三万八建实验基地,要土建、买实验样本、买设备,可能有点紧。”刘正茂按捺住心里的兴奋,还在帮邵老师争取资金。
“小刘,学校尽力了,政府那里好不易争取到两万,我还强行从其他系摊派一万八,现在他们意见大得很,要不你再给我一些自行车指标安抚一下他们?”能做到校长的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哈哈,校长,你这是难为我啊!但校长开了口,我一定要给你解决一些,这样吧!下次江麓厂那边如果有指标,我想办法再帮你搞一些。”刘正茂为下批自行车预留客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我代老师们谢谢你,快点给我消息。”沈校长笑着说。
“校长,虽然我暂时搞不到自行车指标,但是可以帮你搞点其他指标。”刘正茂故意讲。
“什么指标?”沈校长好奇心上来了,问。
“你们学校几千学生,蔬菜公司能足额提供蔬菜吗?反正江麓厂是缺口很大,所以由省军区出面,在我们大队定点定量种植蔬菜,严格控制品质,只能专供江麓厂使用。”刘正茂故意抬出省军区做大旗。老百姓都相信军方,认为给军方特供的货物,都是最好的。
“小刘,你的意思是能从江麓指标里给我们学校分一些?”沈校长问。
“那我可不敢,你知道我是副大队长,我可以让大队那边悄悄给你们发一些蔬菜,跟军供的一样品质。”刘正茂故弄玄虚地讲。
“你等下,我去喊总务科长来。”沈校长起身往外走。
一会,沈带这一个胖胖的男人进来,指着刘正茂介绍道:“罗老师,别看他年纪轻轻,现在可是副大队长,路子野得很,你买的自行车就是他从江麓机械厂搞来的指标。”
罗老师马上礼貌性地跟刘正茂握手,嘴里还夸奖:“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罗老师,过奖了!只是多认识几个而已,没有校长讲的那般厉害。”刘正茂也顺带谦虚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