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回走的路上,老王头突然发问:“小刘,未来你有什么打算?”
刘正茂没想到老王头会有此一问。这几天吧,刘正茂自己也在思考,未来的路怎么走?
当前情况是国家政策很紧,个人不可能发挥空间,还有差不多四年时间,才会开三中全会,只有到那时,政策才能逐步放开。
目前这四年,自己想有所作为,必须在现有政策框架内找突破口。这事放在别人身上可能很难办,刘正茂是穿越者,知道未来走势,想要做点事并不难。
“王叔,听说去年樟木大队一个壮劳力出一天工才值8分钱,这样下去大家都没有出工的动力,我想让大队在今年的工值达到5毛以上。”
老王头本来对刘正茂有自己安排,他已经私下跟董彪和张鹏武讲过,要他们想办法帮刘正茂突破家庭成份的禁锢,在江麓帮他找份正式工作。
现在刘正茂这样一回答,勾起了老王头的好奇心,他根本没想到刘正茂会有为下放大队出力的这一出。
老王头在这里四年,知道本地农民很苦,日子过得紧巴巴,他自己就也想不出樟木大队要用什么方法才能翻身。
“小刘,你的意思是有办法让樟木得到发展?”
“王叔,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可以让樟木在农林牧副渔全面突破现有政策,打破樟木大队目前这种单一水稻种植的局面。”
“啊!小伙子,你说说看。”既然聊到这个话题,刘正茂正好也想有个人帮他参考一下,最好能提合理建议来完善他的方案。
“王叔,您认识造成樟木目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小刘,哈哈,你还考起老头子了?我就说说看吧。我认为主要还是种子技术落后又缺乏化肥,造成亩产不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俗话说得好:姜还是老的辣,您一眼看到本质。”刘正茂先给老王头戴一顶高帽,再讲出自己的观点:“王叔,我认为除了你讲的外,计划经济是造成樟木现状的另一个原因”。
“啥!你讲的啥?小伙子,你这样会犯错误的。”
老王头也是计划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之一,他是绝对信任计划经济,一个毛头小子敢质疑计划经济政策,真是初生牛犊?
看到老王头气得发抖,刘正茂赶忙扶住他,笑着说:“王叔,别气坏身体,我先说说看,如果说错了,你再批评好吗?”
“不可否认,刚解放时,计划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直到运动前,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国民经济总额翻了几番,钢铁和粮食总产量全部跃进到世界前列。”
老王插话:“那你还讲计划经济阻碍了樟木发展?”
“好的经济政策要跟经济基础相匹配,执行的人也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对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您对这点不否认吧?”老一辈革命家,对于环境的适应性是很强的,他们讲究实事求是。
老王:“那是当然。”
“王叔,那您认为运动以来,我国经济政策是不是越来越固化,严重点讲就是教条。以樟木为例,算上老少总人口是800多人,可耕良田600多亩。上级单位给下达计划时就固执地按良田面积下达种植任务,另外就是生猪任务。一年下来,大队缴完公粮后,剩下的粮食就不够口粮了。这样下去,社员怎么会有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