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胡会长,好久不见!”陶古津见到了熟人,开启了她的“畅谈”模式。
“亭所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咱们澜海日报陶古津陶记者,咱们这位美女的笔锋可是相当犀利。”
澜海市生物科研协会会长胡国浩看到“熟人”陶古津,立刻拉过身旁的亭胡科研所所长亭敬,向他引荐。
作为生物科研领域的专家,胡国浩此前曾接受过陶古津的采访,通过那次采访刊发的报道,他对这位女记者的文风和专业甚是欣赏。
“陶记者您好,亭敬。”亭敬伸出手,点头示意,“能得到咱们胡会长的认可,看来陶记者专业能力过硬。”
“哪里哪里,正常工作罢了。”陶古津寒暄着,微微一笑,简单打了声招呼便去做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了。
若是换了其他人,或许会热衷于抓住这个机会,拉近与领导的距离。
可对陶古津这种“100斤体重99斤反骨”的人来说,反而会因此避嫌——
为何?
他们这类人心气儿奇高,又过分自信,在专业能力的加持下,从不屑于通过攀附权力来实现个人价值。
用她的话来进一步解释,那便是“对一切人事的刻意追求,都是失去自由的开始”。
“干嘛呢?一会儿仪式开始前领导们要进大楼看宣传片,一起?”
殷鹏弯腰忙活着,手里组装着机器,抽空跟她闲聊。
“就是那个‘发展之路’?咱们之前不都看过了?今天我用不到那的片儿,不进去了,我找捐赠企业那边的人聊聊。”陶古津说着,扬起下巴向舞台后方示意。
“一口气捐出上亿的设备,可真是大手笔啊。国际知名生物公司不远千里来澜海这小地方,选这信号都不通的大山,一下子拿出上亿设备,要捐给一个刚成立的企业科研所做科研?这老总怕是有什么情怀吧。”
她越说越起劲,带着媒体人的执着劲儿,恨不得立刻把公司老总拉出来问个究竟。
不过,还有一句话,被她生生咽了回去:“谁知道是不是这大山中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利益?”
职业敏感性让陶古津对这家企业愈发好奇。
她喃喃自语着:“矢量能聚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不知为何,这拗口的名字甚至还有些似曾相识,但又着实想不起到底在哪里听过。
“真不进去了?学学人刘佩佩,在领导们面前混个眼熟。”殷鹏开着玩笑,看到陶古津走神,便故意打趣。
“这你都知道?算了吧,我可不喜欢往领导车里钻……况且,今天本来就是她的活儿,也不知这大姐怎么了,说是昨晚上吐下泻,来不了了。”
陶古津摊摊手,又补充道:“这么轻易放弃她所谓的机会,这像她吗?”
她歪着头,似笑非笑地看着殷鹏,心想:她爱巴结领导你都知道,可见你也八卦得要命,足以见得这刘佩佩的名声早已“远扬”,圈子里果真没什么秘密。
半晌过后,看着一行人走进科研所大楼,陶古津直奔舞台后方,她要为那些问题找答案,为稿子增加点人情味儿。
可刚刚还在这的公司人员却没了踪影,她四处张望后不禁疑窦丛生——
不过几分钟、一眨眼的时间,整个大院竟已空无一人?
“不是只有领导进去看吗,难道都进去了?”
偌大的院子里,只剩她一人。
她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一声轰雷,高挂着大太阳的天“吧嗒”“吧嗒”地下起雨来。
这天儿?下雨?
她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明晃晃地有些不可思议,拔腿就往大楼里跑去,顺手捋了捋带着水珠的头发,推开了大楼的门,却被眼前景象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