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首所谓爆火的《My Bad》,实在是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首歌的风格十分怪异,既没有华语乐坛那种含蓄内敛、富有文化底蕴的情感表达,也缺乏英文歌曲中常见的直白热烈与独特韵律。”

“旋律和编曲看似想要融合中西元素,实则不伦不类,两边都没讨好。”

这位专业音乐创作人还特别提到了昼夜娱乐为《My Bad》制作的英文版本,言语中满是嘲讽:

“昼夜娱乐还兴致勃勃地推出英文版本,难道是妄图闯荡美国市场?简直是异想天开。”

“就这首歌的水平,不过是自己人在国内自嗨罢了,根本不符合国际音乐市场的口味,永远也别想走出国门。”

“这就是一次失败的创作尝试,注定只能在小圈子里昙花一现。”

文章结尾还呼吁大家回归真正有深度的经典音乐。

这篇评论一经发布,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一些原本就对《My Bad》持观望态度的人纷纷附和,觉得李明的话一针见血,一堆懂哥一夜之间纷纷现身。

音乐老炮儿:“我听音乐这么多年,一听这歌就知道没内涵。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旋律飘得没有根基,歌词也不知所云,还中英文夹杂,完全就是为了博眼球。也就骗骗那些不懂音乐的小白,真正的好音乐可不是这样的。”

风雨无阻:“从专业角度来讲,这首歌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存在很大问题。他那所谓的朦胧唱腔,在专业歌手眼里就是故弄玄虚,根本没有扎实的发声功底。而且这首歌的和声编排过于简单,没有展现出音乐的层次感,这样的作品在音乐行业里是很难长久立足的。”

……

然而,打脸来得猝不及防。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位在全球音乐界都颇具影响力的知名音乐博主大卫,偶然间刷到了《My Bad》的相关视频。

这位音乐人音乐品味独特,发掘和推荐过许多小众却极具潜力的音乐人,在海外视频平台拥有不少粉丝。

当时,大卫正百无聊赖地浏览着社交平台,一个舞蹈博主用《My Bad》作为背景音乐的视频吸引了他的注意。

视频里,舞者随着强烈的节奏尽情舞动,那充满感染力的旋律和独特的风格让大卫瞬间来了兴致。

他立刻搜索了这首歌,反复听了几遍后,激动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What a treasure song !”

大卫很快制作了一期专门介绍《My Bad》的视频,详细分析了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独特的音乐风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在视频中毫不吝啬对《My Bad》的赞美。

“大伙们,听好了!我必须要和大家分享这首来自中国的《My Bad》。简直太震撼了!旋律一响,我就感觉自己被拽进了一个全新的音乐宇宙。”

“他们把东方音乐那种超级细腻、近乎超凡脱俗的感觉和西方流行音乐强烈又超级抓耳的节奏融合在一起的方式,简直太绝了。”

“这可不是那种敷衍的混搭,就好像他们找到了完美配方,创造出了完全独特又让人激动不已的东西。”

“再讲讲歌手。哦,我的天呐,那嗓音!有种梦幻又朦胧的特质,一下子就把你吸引住了,还有那些气声的部分呢?它们增添了一种超级性感又神秘的氛围,简直无法抗拒。”

“相信我,《My Bad》很快就会出现在每个人的播放列表里!”

这个视频在国外各大视频平台迅速传播,点赞量、评论数和转发量一路飙升。

国外的网友们也纷纷被《My Bad》独特的魅力吸引,评论区里满是对这首歌的喜爱与惊叹:

——“OMFG,平时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