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却有些不以为然:“叔父,何必如此麻烦?孩儿愿带一队精兵,趁夜再去劫营,管他张远是伤是假,直接将他擒来便是!”
韩遂笑着摇摇头:“孟起,不可鲁莽。张远此人诡计多端,今日我们虽看似占了便宜,实则难保他没有后招。况且,如今我们并不清楚他的兵力部署,贸然行动,只怕会陷入险境。”
马超虽心有不甘,但也知道韩遂所言有理,只好应道:“叔父教训的是,侄儿明白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马腾、韩遂点齐五千兵马,缓缓来到陈仓城下。韩遂故意让军队摆出一副松散的阵型,叫阵道:“张远,昨日让你侥幸逃脱,今日可敢出城一战!”
城楼上,张远和李儒看着城下的敌军,李儒轻声道:“主公,韩遂此举怕是在试探您的伤势。”
张远冷笑一声:“哼,我正愁没机会引出他们,既然他们送上门来,那就陪他们玩玩。传令下去,紧闭城门,按兵不动。”
城上的士兵得了命令,一个个严阵以待,却并不回应城下的叫骂。马腾和韩遂对视一眼,心中有了几分猜测。韩遂悄悄对马腾说:“看来张远受伤之事多半是真,我们先佯装败退,看看他们的反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马腾点点头,于是下令全军撤退。西凉兵们接到命令,立刻转身,装作慌乱地往回跑。
城楼上的张远看到敌军撤退,心中明白这是韩遂的试探之计。他转头对李儒说:“文优,看来他们已经上钩了。”
马腾韩遂不放心又试探了几次,并州军只是坚守城池,并不出兵,二人心中坚信张远确实受了伤。
就这样双方再次开始对峙,张远是在等待张济大军到位,而马腾韩遂是在等待曹操一帮诸侯剿灭袁术后趁势征讨张远。
秦岭全长一千六百多公里,而张济大军要在崇山峻岭间行进六百多公里才能到达临渭,时值深秋,山中的蚊虫在做着最后的挣扎,俗话说,蚊子喝了白露水,咬人更厉害,除了讨厌的蚊虫外。
秦岭全长一千六百多公里,而张济大军要在崇山峻岭间行进六百多公里才能到达临渭。时值深秋,山中的蚊虫在做着最后的挣扎。俗话说,蚊子喝了白露水,咬人更厉害。
这一路上,蚊虫肆虐,密密麻麻地围着大军飞舞。那些蚊子似乎拼尽了最后的力气,疯狂地叮咬着士兵们。士兵们被叮得满脸满身都是红包,奇痒无比,忍不住伸手抓挠,不少地方都被抓破,渗出了血丝。
“这该死的蚊子,比打仗还折磨人!”一名年轻的士兵嘟囔着,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布帕驱赶蚊虫,可刚赶走一批,又围上来一群。
张济骑在马上,看着士兵们被蚊虫困扰,眉头紧锁。可却没有任何办法,实在是大军出行太过仓促,准备时间不足。,不仅士兵们的身体吃不消,就连张济也是过够了野人般的生活,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到临渭。
“传令下去,让各营收集艾草,晚上扎成火把点燃,驱赶蚊虫。”张济大声下令。
士兵们听闻,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在山林中四处寻找艾草,不一会儿,便收集了不少。到了夜晚,营帐外燃起了一堆堆艾草火把,袅袅青烟升腾而起,散发着特殊的气味,蚊虫果然被驱散了不少。
然而,深秋的秦岭,昼夜温差极大。白日里太阳高悬时,还稍显暖和,可一到夜晚,气温骤降,寒风呼啸着穿过山谷,冰冷刺骨。士兵们穿着单薄的衣物,冻得瑟瑟发抖。
“这鬼天气,白天热得要命,晚上又冷得像冰窖。”
“是啊,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大山。”
士兵们在营帐里小声抱怨着。张济巡视各营时,听到了士兵们的话语,心中忧虑。他知道,必须尽快走出这该死的大山。
在这艰难的行军途中,除了蚊虫和寒冷,道路的艰险更是让大军举步维艰。山间的小路崎岖狭窄,一侧是陡峭的悬崖,一侧是高耸的石壁。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足滑落悬崖。
士兵除了行军还要拿着兵器,在山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着。
“都小心点!这路太险了,一定要抓紧腰间绳索。”带队的将领大声提醒着。
就这样,张济大军在深秋的秦岭中,克服着蚊虫叮咬、寒冷侵袭和道路险阻等重重困难,一步一步朝着临渭艰难行进,每一步都饱含着艰辛与坚韧 。
而在张济大军中多了几名身影,那就是想翻越秦岭回老家的李傕和他的十几名亲兵。
原来李傕带着亲兵进入秦岭后,发现张济大军走出来的路,李傕人少,很快追上张济的大军。
张济想到此次的任务,怕李傕坏事,让王越带人将李傕几人抓住。
李傕见到张济后,张济没有隐瞒,将他们的任务告诉了李傕,李傕听张济说大军是要绕过马韩联军,断其后路,明白张济这是要杀他们,避免走露风声让计划功亏一篑。
为了活命,李傕表示愿意投降,并晓之于情动之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