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宋美秀的委屈

龟奴“咣当”一下关上门,苏云白被关在门外,再敲,也没人出来。

还惹得街上的行人驻足观望,吓得他用袖子捂着脸跑走了。

竹子做的折扇,并没什么难度,很快,来的几人都学会了。

沈柠月告诉他们,可以在这里做,也可以回家做,做好的折扇送到她这里来,每把折扇可以付给他们五文钱。

邱承运能将折扇卖到十两银子一把,是因为那扇子上有宋南风的题字和水墨画。

每个字都凝练着诗人的才学和智慧,加上宋南风的心血。

现在,宋南风根本没时间题字和作画,沈柠月也不想因为这事,耽误宋南风读书。

而且,她要走批量生产的路线,折扇的价格就不能那么贵,而且还要用纸糊扇面。

纸张在天昭国的价钱可不低,一刀上好的宣纸,至少都要一两银。

糊到扇面上,至少都要五文钱,再加上人工和运费,她定的价格已经很公道了。

解决了扇子的制作问题,沈柠月还得为扇面上的字画费心思。

天昭国还没有印刷术,书馆里的书,完全是靠人工抄写,许多书生都是靠给人誊抄书页来完成学业的。

普通学子抄一本三字经要十文钱,每日也就能抄个三五本。

沈柠月打算跟邱承运商量一下,让他看看,能不能找几个学子来写扇面。

听说可以回家做折扇,学会的人都陆陆续续离开宋家,回去砍竹子,做竹扇去了。

宋氏这边进展也很顺利,来的妇人基本上都是会做针线活的人,荷包做起来也不费力气。

像宋美琴这样的小丫头,一天都能做上七八个。

但是会绣花的就没几个了,而且绣艺也不是很好,翻来覆去的,也只会绣那几种花样子。

就是简单的兰花,梅花,杏花啥的,如果想要绣艺好的,还得请绣娘。

绣娘的价钱也不低,请绣娘来做荷包也不划算,沈柠月就想着,要不要请个绣娘来家里,教教绣艺。

顺便,也能让晴雪学点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