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安全条件
1.2.1地质特征
1.2.1.1地质及地层
文佳坝矿区位于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产出于早寒武世梅树村阶及筇竹寺阶底部含磷岩系。(上磷矿层)地质构造位置处于“黔中隆起”西南端,属扬子地层区。主要出露于织金果化-戈仲伍背斜,张维背斜北西翼部。断裂较简单,多以走向正断层为主,多为北东向展布。
1.2.1.2成煤时期及煤层赋存情况
文佳坝矿区煤系地层贵州织金地区文佳坝矿区煤系地层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主要可采煤层6层。该地区煤层多为无机硫(主要硫化铁),形成于泻湖、海湾环境的潮坪相沉积环境。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织金地区煤中无机硫赋存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煤中无机硫主要为草莓状黄铁矿,揭示了煤中草莓状黄铁矿的显微赋存特征,并初步探讨了煤中草莓状黄铁矿的成因。
1.2.2煤层及煤质
1.2.3.1煤层
①含煤性:
文佳坝矿区开煤地层地下流体在不同主煤层之间总体上缺乏交换,导致不同煤层群之间的煤层气系统相对独立。笔者等认为,龙潭组层序地层格架特点奠定了该类系统形成的物性基础,含煤地层与上覆、下伏含水层之间缺乏水力联系而构成了该类系统产生的水文地质基础,即多层叠置独立含气系统是沉积-水文-构造条件耦合控气作用的产物
主要可采煤层发育较稳定,煤层本身的煤岩特征明显,煤层结构稳定,岩煤层物性特征明显,煤层间距较为稳定。横向上变化规律性强,全区内煤层对比清楚。煤层发育属于较稳定型。
可采煤层总厚度为14.4m,含煤系数1.11%。
②文佳坝含煤组:
矿区概况1 矿区位于贵州省北部织金县境内,西北接纳雍县,南与普定县相邻。区内地层从晚震旦纪至第四纪地层序列中,除缺失晚奥陶纪、志留纪、早泥盆纪、晚侏罗纪、白垩纪、晚第三纪地层之外,其余均有出露,其中以石炭、二叠、三叠系分布最广。晚二叠纪含煤地层为龙潭组。
1.2.3.2煤质
①物理性质:
肉眼观察多呈光亮和半光亮形,煤层油质光泽和玻璃光泽,块状构造,断口参差不齐,内生裂隙发育,煤层多以凝胶化基质为主,镜煤、亮煤占煤岩总比例的75-90%,丝质组和稳定组占5-20%,岩矿杂质占总量的5%左右,硫磷含量特低。
②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可选性及煤类:
文佳坝矿区各煤层组均为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各煤层组、各含煤段的变质程度不一,煤层的有机质含量较多,有害杂质少,精煤灰分低,可选性强。是可贵的炼焦用煤。
第2章 矿井通风
2.1 概 况
文佳坝煤矿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8.5m3/t,绝对涌出量为33m3/min。在文佳坝矿区范围内尚无煤层自燃发火现象。各煤层均有煤炸煤尘炸指数在20%-45%之间。
由于文佳坝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因此,按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
2.2矿井通风
2.2.1现矿井各采区风量计算
井下共布置2个采煤工作面,6个掘进工作面,全矿独立回风硐室7个,变电所水泵房2个,压风机硐室2个,绞车硐室2个,火药库1个。根据上述参数进行矿井风量计算。
Q矿≥(∑Q采+∑Q掘+∑Q硐+∑Q备+∑Q其)×K m3/min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m3/min
∑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 m3/min
∑Q硐--硐室实际需要风量总和 m3/min
∑Q备--备用采面实际需要风量总和 m3/min
∑Q其--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总和 m3/min
K-矿井通风需要风量系数 取1.2
Q矿=(∑Q采+∑Q掘+∑Q硐+∑Q备+∑Q其)×K=(2200+2664+488+491+540)×1.2=4905×1.2=7660 m3/min
2.3现有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2.3.1现有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
矿井现有两条井筒入风,两条回风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