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徐莱落落大方。
显然,这是名分已定啊!
隐约间想起,这个徐莱,好像还是电影明星。
呵呵,唐三公子厉害。
“你们聊。”
“好。”
徐莱乖巧的告辞。
留下张庸和唐胜明两人洽谈。
“我赚大发了。”
“什么?”
“你之前跟我说的漫画,在美国那边大卖了。短短三个月,就卖出五百多万册。”
“那是赚到多少?”
“足足三十万美元。”
“这么多?”
“嘿嘿。这还是开头三个月的。接下来还有。”
“恭喜。”
张庸也是觉得非常高兴。
没想到美国佬这么喜欢看漫画。卖出去那么多。
五百多万册。三十万美元!
那可是美元!
“我说过的。利润平分。你的一半,我已经准备好。你准备转入谁的户头。”
“我在那边没有户头。”
“你和宋子瑜的事情怎么啦?要转给她吗?她有美国护照。开户头容易。”
“转吧!”
张庸无所谓。
这些美元,只能在美国花。
想要在这边提出来,手续比较多。中间还得打折扣。
既然宋子瑜在那边有户头。那就转到她的账上好了。
十五万美元。说多也多。说少也少。如果是个人生活,那的确不少了。可是,如果是用来做大事,那就远远不够。幸好,他是小人物,没有什么大事要做。十五万美元已经很满足了。
平时的日常花销,多抓日谍解决。
或者多抓汉奸。
刚才抓到孙鼎元,就收入一点点。
嘿嘿,就是一点点……
和十五万美元相比,十万大洋真是一点点……
“老弟,除了漫画,你还有什么发财的点子?说来听听。我现在对赚钱非常感兴趣。美国人真有钱。”唐胜明毫不掩饰,有啥说啥,非常接地气,“还是老规矩,五五平分。”
“其他行业我就不清楚了。”张庸想了想。确实没想到什么更好的行业。
小主,
电影什么的,都是重工业。需要资金很大的。
而且,风险非常大。
一个不好,就有可能亏本。
哪怕是按照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拍,也不保证。
你肯定拍不出原汁原味的电影。稍微有差别,就会亏得裤子都没有。老惨了。
别人财力雄厚,亏一次两次都没事。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他们却没有。
就那么点资金,必须做无本生意。
股票……
倒是可以。但是见效比较慢。
买股票什么的,比较适合宋子怡、杨丽初她们去做。只需要长期持有即可。
唉,后悔穿越前没有好好学习了。
早知道会穿越,无论如何都要提前突击几个晚上,尽可能记住更多的知识。
比如说美国油田的位置。特别是那些还没有被开发的油田。
那都是黑色黄金啊。自动从地下冒出来。
随着二战的爆发,石油的需求量暴涨,所有的石油公司都赚疯了。
青霉素……
VT引信……
这些都是搞技术,一般人根本玩不转。
需要找到很多技术人员。需要实验室。需要生物制药公司。前期投入成本很高的。
三十万美元投下去,连个水花都没有。
到底还有啥可以搞?
一本万利的?
搜索枯肠……
冥思苦想……
很遗憾。暂时没想到。
幸好,对于漫威和DC的各种漫画,还算熟悉。
先将这个领域吃透了。垄断了。其他的以后再说。这个行业应该也能积累到一笔资金。
未来,还有几十年的时间。
哪怕是二战结束以后,漫画这个行业,也是可以继续的。说不定还会迎来大发展。
深耕细作。
笃行致远。
张庸没什么大志向。觉得30万美元已经很多了。
现在一瓶可乐才几美分。30万美元,可以买上千万瓶可乐了。美哉。觉得生活十分美好。
一边说,一边吃。
唐胜明也是个没啥志向的,享受生活。
絮絮叨叨的,又说了很多漫画人物,还有漫画故事。其实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物形象。
只要有人物形象出来,随便找几个人,就能构思出相应的情节。
说真的,咱们中国人构思出来的情节,那个叫跌宕起伏,荡气回肠,比直不溜秋的原版情节吸引人多了。
吃着吃着,忽然,一个黄点出现。
刚开始的时候,张庸也没注意。上海滩,有黄点岂不是正常?
视若无睹。
他现在渐渐的意识到了。没事不要去打扰别人。早上就差点惊扰到别人。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
一切都埋藏在自己的心底。有需要再行动。
然而,事情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对方居然是冲着他张庸来的。
没错,黄点是一直向着他来的。
不久以后,黄点出现在视线内。是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相貌普通。
可是,张庸却隐约记得。这个中年人,应该是之前自己从租界提篮桥监狱里面带出来的。当时是有一面之缘的。原来他也是地下党成员之一。倒也不奇怪。当时的名单就是石秉道给的。
暗暗疑惑。
对方是来找自己吗?
是早上正在开会的七个黄点之一吗?
黄点是无法做标注的。所以,张庸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是哪个。
不动声色。
默默看着对方到来。
这时候,唐胜明也回头看了看。然后说道:“哦,是苗老板,我介绍你认识。”
“苗老板?”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似乎,这位苗老板有些来头?一般人似乎入不了唐胜明的法眼吧。
呵呵。难怪这么吃得开。
好。得学学。
在自己身边也安排几个苗老板这样的。到应景的时候,用得上。
这时候,苗老板也看到了张庸。
他眼神闪烁一下。跟着恢复正常。张庸于是知道,对方认识自己。
好吧。之前在提篮桥监狱,见过一次面。
但确实是一次。之后,张庸就再也没有和他们遇到过。当时也不知道对方是红党。只是猜测可能是。
“苗老板,请,请。”唐胜明站起来打招呼。
主打一个尊敬。一个平易近人。
似乎和苗老板交情的确很亲密。
一番简单的客套以后,苗老板看着张庸,疑惑问道:“这位是……”
“你好,苗老板。在下张庸。复兴社特务处的。”张庸平静的回答。
对方装不认识。那好。自己也装。
就当做是双方第一次见面好了。他也不想揭穿对方是红党。
“哦。原来是张长官。”
“苗老板叫我少龙吧。我字少龙。”
“那就冒昧了。”
“少龙,你以后叫苗先生。苗先生的医术非常不错。祖传的苗医。非常灵验。”
“是吗?”
“三公子谬赞。不敢。不敢。小老儿就是开了一个中药铺。勉强维持生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哦,苗先生是开药铺的?卖西药吗?”
“不卖。”
“为什么?”
“货源不足。”
“是吗?”
张庸疑惑的看着唐胜明。
既然是伱的朋友,你给他搞点货源不行吗?
结果唐胜明苦笑着说道:“要说西药,我真是没什么门路。家兄也没这方面的资源。”
“阿司匹林之类的也搞不到吗?”张庸觉得自己可以试试。
他这个复兴社特务处,要做什么大事,有点难。但是鸡零狗碎,鸡鸣狗盗的事情,却十分擅长。
比如说走私一点西药。那是方便得很。只要搞到货源,其他都不是问题。
货源怎么解决?有柳曦啊!她有门路。能搞到。
自己在中间只需要出钱。
怎么说呢?用日谍的钱,让日谍去买药。然后拿回来自己用。
不用自己另外掏钱。
不用自己亲自动手。
完美。
“很难。”苗先生无奈摇头。
“我帮你搞。”张庸缓缓的说道,“我负责搞到药品,你负责销售。利润五五分。”
“就这样。少龙,你就帮帮苗先生。”唐胜明一锤定音。
“你等等我。我去打个电话。”张庸想起柳曦。她那里还有两大箱阿司匹林。
他其实也想知道,柳曦用那些阿司匹林去做什么。
是单纯的卖钱呢?还是……
刚好餐厅有电话。
打电话去慈济医院,找柳曦。
好一会儿以后,柳曦终于是来听电话了。
“我是张庸。”
“你找我做什么?”
“江湖救急。你之前那两箱阿司匹林还在不在?”
“你要做什么?”
“当然是有用。你就说在不在,能不能转手给我。”
“在是在……”
“我等一下过去拿。”
“你……”
柳曦犹豫着。
张庸不管。他只要药品。
“你在哪里?我请人送去给你。你给路费。”
“也好,我在霞飞路……”
张庸给了地址。
柳曦很快就挂断了电话,似乎很忙?
奇怪,她是真正的医生吗?这么忙?那好,以后多给她找点活干。让她无法继续从事间谍活动。
有什么伤员啊,病人啊,全部拉到慈济医院去。指定柳曦负责。
正好。他现在有租界的通行证。德国人和英国人的都有。可以轻松的带病人进入租界的。
呵呵,累死她。活该。
放下话筒。
回来。
坐下。
“苗老板,稍等。我叫人弄两箱阿司匹林来。”
“现在?”
唐胜明有些惊讶。
因为有些关系,他从来不插手这些。
但是也知道,阿司匹林的现货是比较难搞的。主要是上岸以后的关节。
他为什么不插手?就是里面牵涉的关节太多。
他二哥虽然是军事参议院的院长,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权力。想要插手这些环节,很容易被人攻击。
老蒋不喜欢的人,手下人当然百般刁难。
何况,太零碎的生意,他唐胜明也瞧不起。懒得插手。
倒是张庸,这个家伙可以搞。
复兴社特务处,本来就是特权部门。最适合走私。
他们本来就是去调查别人的。然后自己暗中走私,谁也不敢查啊!缉私队又不是傻。
事实上,大部分的缉私队,都逐渐划归复兴社特务处管辖。
那是真真正正的蛇鼠一窝。可以乱搞。
“对。不知道有多少盒。之前是五百盒的。现在可能用掉了一些。”
“那也很多了。”
“到货再说吧。我以后还能弄到货。”
“多少?”
“几百箱?”
“什么?”
唐胜明和苗老板都是愕然。
几百箱?
一箱三百盒。那就是上万盒?
“觉得太少?”
“不是。这个数量很大了。安全吗?”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这……”
“我不插手军火,不插手烟土。弄点西药,赚点零花钱,怎么啦?谁不乐意我揍谁。”
“这……”
苗老板暗暗汗颜。
难怪石秉道说这个家伙值得信任。但是做事太冒险。
或者说,做事有点不顾后果。光顾着自己痛快。一下子搞几百箱的阿司匹林,他也真敢想。
事实上,张庸是真的敢。
当今天下,最赚钱的生意,就是军火、烟土。
药品其实已经排后面。
他不插手军火,不插手烟土,你们还想咋的。
我好歹也是复兴社特务处的当红炸子鸡。我自己暗箱操作一点药品,你们还眼红?
草,谁眼红,谁打成熊猫眼。
就是这么直接。
就是这么粗暴。
你们谁谁谁,站出来,我看谁的屁股后面没有一点屎的。
你不让我暗中搞些药品,那我去堵你的门路。大家都没得玩。大家都没饭吃。我抓日谍有收入。我看你们那么点薪水,能支撑到什么时候。切。
“你有那么多的进货渠道吗?”唐胜明研究实操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不出面。让人帮我搞。”张庸轻描淡写的回答,“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几百箱不是问题。”
“那就好。”唐胜明于是不再问。
苗老板也不再问。
既然张庸说行,那就等着看结果。
事实上,张庸倒也没有吹嘘。他要找的两个人,就是徐盛和温振平。
想到这两个家伙,他的格局顿时打开了。
这两个家伙都是日谍。
日谍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利用日本人的资源。
如果是咱们中国人的货轮,从海外带货,肯定有危险,可能是会被日寇海军拦截检查。
但是这两个日谍的货,肯定没有人拦截。可以顺利上岸。
换言之,就是走日谍的渠道,是最安全的。也是成本最低的。省心省力。还不用自己掏钱。
为什么?
之前说好的,每个月4000大洋的“保密费”。
现在我宽松你们,不要保密费了。你们都折算成药品吧。4000大洋也能买到大量的阿司匹林了。
现在二战还没全面爆发,阿司匹林不算紧俏药品,有钱就能买到。
何况,这两个日谍也会想办法。
他们肯定也有各自的门路。反正,就是一句话,你们乖乖合作,咱们相安无事。
你们两个继续做你的大老板。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否则,直接将你们剁了喂鱼。
选哪个?
肯定选继续做大老板啊!
他们也是辛辛苦苦卧底多年,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焉能轻易放弃?
骄奢淫逸,的确是可以腐蚀人的意志。
那些养尊处优的日谍,没一个能扛的。最终都是选择招供。
只有那些黄包车夫啦,脚夫啦,邮递员啦,才会拼命的反抗。他们没享受过奢靡生活,所以很能扛。
上海滩有温振平、徐盛。金陵有谁?哦,有田青元。田青元也有门路,也能搞到的。可以多管齐下。
忽然看着苗老板。欲言又止。
“张组长有什么吩咐?”
“苗老板和那边有没有联系?”
“什么那边?”
“党务调查处要抓的那边。”
“没有。”
苗老板断然否认。
这个家伙,又乱来。大庭广众之下就敢乱说。
幸好自己没有暴露身份。否则,真是担惊受怕。如果哪天这个家伙被抓,不知道会牵连出多少人。
一看张庸这个样子,就不像是能扛得住严刑拷打的。
肯定哗啦哗啦全招了。
这话不是石秉道说的。是张庸自己说的。是张庸自己对石秉道亲口说的。
唉,真是个矛盾的小家伙啊!
但是……
不得不说,这个家伙的门路确实很野。
党组织,需要这样的人才。但是,他不能加入组织。这对双方都是良好的保护。
张庸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昨天的会议,第一个议题,就是研究他张庸的。最终的结论。是信任他。保护他。协助他。但是,暂时不能和组织机密接触。
没办法,真的担心他有意外的话,会扛不住。
事实上……
这是必然的。
他真扛不住。
“苗老板?”
“那个,那个……”
“三公子又不是外人。你怕啥。”
“我……”
“三公子以前还送过武器弹药给那边的,你担心什么?”
“少龙……”
唐胜明翻白眼了。
你小子,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这个时候,不要公开的提起啊!
“知道一些……”苗老板支支吾吾。
“那就没问题。卖那边。”张庸直言不讳,“价格还可以便宜点。”
“这……”苗老板担心自己有点接不上话。
主要是这小家伙胆子太大。
都不带掩饰的。
三公子虽然不会告密,但是,伱也别那么狂妄啊!
狂妄自大,自寻死路啊!
做我们这一行的,任何时候,都得谨小慎微,小心翼翼……
你倒好。生怕党务调查处不知道。
“你怕啥。”张庸满不在乎,“党务调查处,他们现在不敢惹我。我正在找机会揍他们。叶万生都被我打怕了。见了我绕着走。党务调查处如果跟踪你,你直接跟他说,你是我罩的。不怕死就来。”
不等苗老板说话,张庸又说道:“你的药铺在哪里?一会儿我和你回去。在你那里挂个号。让其他人都知道,你的药铺和我有关系。我看谁敢动你!”
“低调,低调……”苗老板弱弱的嗫嚅。
这个小家伙,太狂了。
真担心哪天就被人暗算了。天狂有雨,人狂有难。古人诚不我欺也。
难怪石秉道每天都小心翼翼的,就怕张庸惹事。
张庸不在上海,石秉道吃得下,睡得香。张庸一回来,石秉道就夜不能寐了。
那个惊吓啊……
“倒也不错。”唐胜明忽然说话了,“有些事情,摊开给人看,反而安全。”
“就是嘛!”张庸含笑说道,“苗老板,我们这边的事情,你可能不太清楚。这么说吧,我们复兴社特务处,每个科长、组长,背后都是有各自的生意路子的。走私的走私,贪墨的贪墨,干股的干股。很多生财路子,你根本想不到。不然,谁稀罕做这个科长、组长啊!不就是为了那点特权,可以多捞点。”
小主,
苗老板:……
唐胜明:……
看看四周。好吧。没有人。
其他的客人,都被张庸手下全部撵走了。
难怪张庸敢口出狂言。
敢情,这家伙肆无忌惮,却也没有犯低级错误。
行,只要没有人偷听。暂时倒也没有泄密风险。
张庸继续说道:“党务调查处也是一样的。所有人的背后,都有见不得光的事。谁的屁股里面没有屎?如果扒拉出来,枪毙一百次都不嫌多。我参与其中,也是理所当然。不然,别人还以为我是红党呢。”
苗老板:……
唐胜明:……
说得荒谬。却又在理。
尤其是唐胜明,更是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张庸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继续说道:“瞧你吓的。等一下药品送来,我就和你回去药铺。露露脸。看有谁那么不长眼。我正好打断他的腿。”
唐胜明缓缓的说道:“少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张庸点点头,表示受教,然后说道:“我知道。所以,我平时出门,都至少带着一群人的。”
“嗯,安全第一。”唐胜明其实已经注意到了。
小家伙所言非虚。
每次看到张庸,都是带着手下的。
这个家伙,从来不单独行动。身边始终带着十几个人。
胆小怕死。其实是好事。
最怕就是一个人行动。以为自己天下无敌。那就悲剧。
相反的,带着一大票人,才安全。
比如说张庸就是。带的人比他唐胜明还多。家伙也齐全。
都是全副武装。
都带着汤姆森冲锋枪,还有步枪。
得,这个小家伙,连步枪都带上了。还真是小心翼翼啊!
有十几个人保护,别人想要暗算他,确实不容易。除非是远距离打冷枪。不过,他相信张庸有办法应对。
原因非常简单。
如果张庸没办法对付远处来的冷枪,早就死了。
他张庸可不是他唐胜明。他唐胜明没有太多的敌人。没有人想要不顾一切的置他于死地。
但张庸不是。
张庸的仇家,可以从上海排到金陵。
就张庸做的那些事,不要说是其他人,光是日本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张庸的小命。
日本人够凶残吧?
日本人够狡猾吧?
结果,张庸依然好端端的活着。
既然活着,就说明他有应对暗杀的办法。能保住自己。
这就足够了。
只要活着,就是胜利。
“最近抓日谍怎么样?”唐胜明错开话题。
“不咋样。没什么动力。”张庸随口回答,“现在的日谍,是越来越穷了。都没什么油水了。”
“都被你榨干了好吧。”
“哪有。是没有发现大鱼。大鱼可能都跑了。”
“什么时候再来军事参议院啊!我们那边的事情还没完全解决呢。你不要忘记了。”
“等我去金陵吧。现在还得应付德国人。”
“哦,那个什么大雷雨计划。我也听说了。挺玄虚的。真的存在这么一个计划吗?”
“存在。还有一个什么舂米计划。是针对国军的。”
“哦?说来听听?”
“就是吸引国军围攻虹口,然后利用海空军优势,大量的杀伤国军。日寇海军战舰的主炮口径很大,射程远,威力强,一炮下来,能炸死我们一个排。又有飞机狂轰滥炸。这个虹口,看起来容易占领,实际上是个绞肉机。我们投进去的兵力越多,损失越大。”
张庸直接和盘托出。
唐胜明知道了,等于是他哥也知道了。
他哥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是军事参议院的院长。多少有些影响力。
如果他相信这个说法,那么,明年的淞沪会战,国军开局或许会设想的更加周全一些。而是盲目的仓促上阵。结果被日寇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双方焦灼。然后不断增兵。最终惨败。
“舂米计划?你从哪里听来的?”
“日谍那里。”
“那个日谍呢?”
“下手重,打死了。”
“呃……”
“因为日谍被打死了,又没有其他佐证。所以,我都没有向上报告。你还是第一个知道的。”
“日寇海军很多战舰吗?”
“多。光是我掌握的情报,日寇海军排水量在三万吨以上的战列舰,就有八艘。什么长门、陆奥、伊势、日向、扶桑、山城,都是大家伙。还有雾岛、榛名、比叡、金刚什么的呃。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重型巡洋舰,也有八艘。其他轻型巡洋舰、驱逐舰,数量接近一百艘。”
“这么多?”
“对。就是这么多。客观来说,日寇海军的实力是非常强悍的。几乎能够和英美抗衡。全世界稳稳排名前三。尤其是那些大型的战列舰,主炮口径都在300毫米以上。有的甚至高达410毫米。炮弹的杀伤力是非常恐怖的。发射速度也快。”
“原来是这样……”
唐胜明皱眉。
他其实是懂得一点军事的。
小主,
毕竟,他也是黄埔四期的。和101是同学。虽然没什么来往。
因为二哥的关系,他在六年前就已经是军长级别。现在如果穿军装的话,领章是有两颗金色三角星的。
张庸的话,让他感觉到了一丝丝的焦虑。
日寇的炮火,还有飞机,确实是没办法对付。国军步兵硬冲,肯定伤亡惨重。
苗老板弱弱的问道:“国军最大口径的火炮……”
“才150毫米。都是榴弹炮。”张庸回答,“从德国人那里进口的。才一百多门吧。买了两百门。但是才到货一百多。剩下的能不能准时到货,不好说。即使全部到货,两百门150毫米榴弹炮,在舰炮的面前,也是只有挨打的份。何况,日寇还有大量的飞机。地面榴弹炮的目标那么大,根本没办法躲藏的。飞机一炸一个准。”
唐胜明点点头,说道:“这是个大问题。”
张庸说道:“的确是。在飞机面前,榴弹炮出动就是送死。”
唐胜明沉吟片刻,他缓缓的说道:“少龙,你的情报很重要。我现在就回去金陵了。跟家里说一声。”
“好。”张庸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唐胜明居然坐不住了。
毕竟,都是穿过军装的。
他肯定知道一些国军进攻虹口的计划。
钱司令那里,和军事参议院,不可能一点沟通都没有。
好歹唐胜明的二哥,也是挂三颗金星的。
老蒋明面上也得“参考”一下。做个样子,免得其他地方实力派太排斥。
说话间,有人到来。
一辆小汽车来到附近。停车。有人下车。搬出两个箱子。
张庸一眼就看出来了。就是柳曦的药箱。里面都是阿司匹林。好快。居然就送来了。
仔细研究地图。没发现异常。来人没有佩戴武器。
当即上前去。说明身份。然后交接。给对方五个大洋。算是送货的报酬。
将两个箱子提回来。
因为都是药品,所以,重量一般。提得动。
回来以后,打开,里面都是盒装的阿司匹林。估摸着,还有大约四百多盒。
刚才打电话的时候,柳曦没有说价格。张庸也没问。等拿到货再说。价格是以后商量的事。正好趁机和她多接触。男男女女,日久生情。古人说死了的。
“苗老板,都给你了。”张庸快人快语,“正好,三公子也要走了。我和你回去药铺吧。”
“好。”苗老板不再犹豫。
组织上的确需要很多药品。阿司匹林也是急需的。
既然张庸都准备好了。他当然得收下。
于是和唐胜明告辞。上车。回去苗老板的药铺。
药铺的位置稍微有点偏僻。这是肯定的。毕竟是地下党的据点之一。
如果是在繁华闹市的话,太多人注意了。
在稍微偏僻的地方,晚上有人受伤了,也可以及时送来就医。
药铺的名字很普通,就叫回春堂。
下面有一行小子,什么祖传苗医。
因为是接近郊区,所以,药铺面积很大。有一个很大的后院,里面还晒着很多中草药。
都是自己采回来的。自己加工。这样可以节约成本。
张庸远远的就发现,药铺里面有七个人。其中有一个黄点。其他都是白点。
也就是说,在药铺里面,还有一个地下党成员。应该是协助苗老板工作的。可能是交通员之类的。
停车。
进去。
看到那个黄点。是个年轻的小伙子。
隐约有些印象。仿佛在哪里见过。好一会儿,终于想起来了。在四马路见过。
就是当初淮州书店被炸的时候,他带队回去,在围观的人群里,有这个小伙子。当时他很不显眼。张庸也没在意。没想到,他居然是红党成员之一。真是深藏不露啊!
“张组长,请。”
“请……”
张庸坐下来。
扫了那个小伙子一眼。
那个小伙子眼神闪烁,显然认出他来了。
却都不说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