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章 武昌转折点到来,韦俊的决定

“如今天国内部动荡,实无力派兵支援武昌。还请韦俊兄弟择机撤离武昌,以免久战之下补给、军心不济。”

“我知韦兄弟不愿回天京,可于江西、安徽内择一处暂行驻扎休整,我当命人将韦氏族人护送前往该处同韦兄弟会合……”

韦俊安静地坐在昏暗的灯烛面前,注视着这封信。

良久,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翼王……”

“王兄啊,你怎么会做到这种地步?”

作为亲弟弟,韦俊对韦昌辉很了解。

同样的,作为西征军的大将之一,韦俊同样和石达开有过许多接触。

究竟何去何从?

这一夜,韦俊房间之中的灯火虽然昏暗,却持续亮着,直到天明。

翌日,夜。

清军将领李续宾坐在营帐中,仔细地注视着面前的武昌城防图,思考着究竟要采取什么办法攻克武昌。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清军尝试过多种战术。

甚至连太平军之前曾经多次运用的挖地道爆破战术,清军也用了。

但效果不佳。

太平军本身就擅长挖地道,又怎么可能会给清军钻这种空子?

很有意思的是,太平军采用的防守战术,正是清军发明的“埋大缸十二时辰派人静听”战术。

短短几年,双方之间的攻守之势在武昌调换,但战术竟然还是之前的没变。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李续宾的弟弟李续宜冲入帅帐中,表情沉凝地对着李续宾开口。

“哥哥,刚刚得到的消息,武昌城内的长毛贼正在弃城逃离!”

武昌东门已经被打开了。

大量打点好行装的太平军将士们正在井然有序地离开城池,在夜色中朝着东方而去。

码头上,同样也有诸多太平军登船离开。

太平军的将官们拥有非常丰富的夜行军经验,把整个行动组织得井井有条。

韦俊站在城头,注视着脚下的部下们不断撤离。

一名太平军将军走来,对着韦俊低声道:

“将军,咱们要不要放火烧了武昌?”

小主,

韦俊略微迟疑了一下,缓缓摇头。

“不必,不久之后的将来,我们应该还有返回此地的希望。”

如此大规模的撤退行动,自然是瞒不过城外清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