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窑里的钱,最容易赚。
所以,谁也没有心思去做任何的改变。
除非是已经走投无路了。
否则,任何时候,要做出改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郑家屯的人,排外情绪一直激烈又顽固。
之后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导致村民与政府的对抗,更加不可调和。
这几年,李海江做支书,最头疼的,就是产业结构调整这个事。
他是夹在中间,照他的话说,两头不是人。
政策难落实,调整阻力之所以一直很大的另一个原因,其实是郑崇德在暗地里捣鬼。
郑崇德告诉那些河谷地带有地的人家,种地不如租地划算。
与其辛辛苦苦种烤烟,不如把地租提高了,租给政府去种。
郑崇德说了,种烤烟,除了要投入成本,还面临着虫害、冰灾,最主要的是,没有技术,与其冒这些风险,不如直接把地租出去,坐着收钱。
一开始,人们有些狐疑。
但还是听了郑崇德的建议。
接下来几年,政府年年做动员,却就是没有要租地的意思。
政府怎么可能会租地种烤烟呢?
人们又开始狐疑起来。
“政府为什么一直盯着河谷那一带,这不是明摆着的吗,那些地块值钱!”郑崇德骂骂咧咧地说,“你们自己去种,一年能挣多少?烤烟真的能赚钱,要规模,要产量,可是你们,不说没有技术,就是说地块,一家能有多少,补丁那么大一定垫底,能成规模,成不了气候的。老板的钱,你们不想赚,非要自己到田地里流汗?我打听过了,政府正在招商引资,想要引老板来承包这一片土地,到时候,你们一个个的,坐在家里收地租就是了。力气使不完的,可以到外面打工,广东深圳,或者即便在小县城里,挣的钱,随便都比刨土坑挣的多。一个个,真是榆木疙瘩。”
这些到郑崇德家,原本想改变主意,试试烤烟种植的人,被郑崇德一通说了,又灰溜溜地夹着尾巴回到家里去,等着坐享其成,等着从老板兜里拿钱。
这些人不知道,郑崇德表面上是为了他们着想,实际上,却是为了给李海江出难题。李海江当然也知道,郑崇德在背后捣鬼,把利害关系,都挑明了跟这些人说,可这些人本来就对李海江有成见,所以依然不听李海江的劝,依然不愿意在自家地上种烤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