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才女教育方面

江山,美人 难追 864 字 11天前

“黄太医,您的意思是?”曾可媛姑娘虽然不想理会这个倚老卖老的黄太医,但是以往接受过的家教告诉曾可媛,别人问话了,还是需要回复一下的。

“老朽我也是第一次见姑娘,曾姑娘虽然也是京城有名的才女,但是户部尚书家教想来应该也是教导过姑娘尊重长辈,尊重前辈的吧。”黄太医见曾可媛不理会自己,心里确实是十分不快,开口教训道。

古代女子教育的是“终身”的、全民的、全社会的教育,内容丰富且具有相当的立体感。

中国古代女子的求学途径多受教于父兄,属家庭教育模式。此外,还有类似职业教育的秦楼楚馆的师徒授受。当然,还有佛寺道观中对尼姑、道姑的宗教教育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子受教育的情况开始出现变化,女子义学也慢慢出现。

早在先秦时期,宫廷便已形成对宗室女子进行教育之传统。时至汉代,宫廷上层女性除需接受生儿育女、做好贤良后妃的道德品行教育之外,还要接受音乐舞蹈及女功教育,目是为修身养性。时至唐代,女子地位提高,社会开放,宫廷女子教育大行其道,学习内容有经、史、子、集、易、律法、算术、吟诗、书法等。宋代颇重文治,宫廷女子教育被大力提倡。宋代宫中设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明清时期,宫廷女子教育体系未曾中断,一直延续到传统社会结束。

考察古代才女的出身和作为不难发现,青史留名并有着述作品传世的女子多为世家出身,由父兄启蒙并因家世而知名于天下。如才女班昭、得益于其父班彪与其兄班固;蔡文姬则受教于其父蔡邕,李清照受教于其父李格非,均属此类。

当然,不仅仅是她们这些女子,所有中国传统家庭都是从小教育,甚至在家庭教育上女孩重要于男孩。类似林安然和林安梦这样的女孩子多数也都是依靠家境和家庭教育实现了自己才女的名声。

若有女子沦落为风尘艺流之女子,多貌美聪慧却出身微寒,其受教方式是以师徒授受方式而传其才艺,使之不绝。赛金花之才艺,便依此途径而习得。就比如秦云竹姑娘在遇到林夕辰以前,在还没有开办自己的小餐馆的时候,她温良婉约知礼数的性格便是依靠于自己的艺馆教导的。

在中国古代,也有一些看破红尘的女子遁入空门,青灯黄卷,伴随着信仰,靠坐禅、诵经、修行。读经需识字,所以寺中老尼兼有教师之角色。自金元时期,全真道创立,道观中道姑之生活内容与佛寺尼姑大体近之,只是所诵经书不同,修道内容有异而已。由于佛道信众之出世取向,使其才华多不显露于俗界,故而对传统社会的影响较上述两途为小。佛经道经之类里面自然也有独属于佛教道教的黄金屋,阅读这些文学的女子们也都是能有如此文学素养成长的。

由于知识女性群体的壮大,也有一些女子渴望着女子对于知识方面的解放,所以也有一些女子置办了一些只为女子设立的学堂和私塾,在江国京城里面,这也算是女子接受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便捷的途径了。菊花赋诗、海棠结社、怡红行令、潇湘论文的情景,便是这些学堂里面的贵族女子文学活动的生动写照。

但是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不太一样,既不同于男子所使用的成人教材,又有别于蒙学读物,自成一套体系,显示出其为“女学”的特点。因此中国古代也涌现出一些优秀的才女,物以稀为贵,正因她们是凤毛麟角,方可成千秋美谈。

江国以前自然也是出过很多才女的,这些才女都是在历史中留下来了浓墨重彩,这也是促进江国对于女子的教育的重要原因了。

有名的才女如,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因家学渊源,极擅文采。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尊之为师。班昭十四岁嫁与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称“曹大家“。班昭的贡献有《汉书》、《百官公卿表》和《天文志》等等。

三国时期便有一旷世才女蔡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其父蔡邕是东汉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文姬自幼耳濡目染,博学能文,又善诗赋,通音律,兼长于辩。文姬传世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

唐朝时也有一女诗人,薛涛是一个标志性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

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才女在这个时期充满了自己的浪漫主义,也充满了吸引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