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日星期1早上3点。
月光撒在KM市翠湖公园,一个少年在一个凳子上盘腿而坐,从湖里的水池里,湖边的柳树上,跑步道旁边的大树上飘出蓝色的光团,然后汇聚到这个少年的身体边。
这些能量被少年的全身吸入然后在身体内交换,最后把剩下的能量排出体外,渐渐的少年的身边形成了一层循环的能量薄膜,周围的能量源源不断的向少年涌来。
这个少年吐纳了一个小时以后就战力起来,开始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松肩坠肘,敛臀坐胯,练习起灵操,当然由于银河纠察队消除的记忆,目前地球会练这个操的也只有李昱了。
今天因为是Z国的五一假期所以他才有时间到翠湖来修炼,因为这里的能量浓度在KM市区是最高的。
练习完之后他就开始研读道德经,昨天系统告诉他在地球如果要有练习道心的秘诀那么无疑是道德经。
于是他赶紧搞了一个大众版道德经和帛书版道德经进行研读,
看了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他也看了很多版本的解释,但是自己也有自己的理解,对于第一句他的理解是宇宙天地万物,从产生到消亡的基本规律,是可以被有限的发现表达遵循参照用于指导生活的。
但这种规律不同于生活中,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固定不变的道路,而是变化的运动的过程性的。
名可名,非常名
当在不同的事物当中去表达道的运动规律需要不同的字或词,名称或定义,这些名称或定义,但这些名称或定义又跟我们生活中用于表达某个具体事物的名称或定义不同,比如橘子,杯子,车子等等都是具像的一 一对应的,习惯性的,达成共识的,几乎没有歧义,而表达道的字和词就会有不同理解和歧义。
无,名万物之始也。
万物在形成之前最初的形态是什么?我们可以用无这个字来代之,只是帮助我们理解而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按照能量来理解是无法被当时观测到的,比如暗物质暗能量。
有,名万物之母也。
万物在形成之初,刚刚从无形到有形的时候,最初的原始形态所有事物原形的共性的形态可以用有来代之,比如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所以顺着无是没有意识的思路,就可以探究为什么在微观层面虽然有相同的性质和功能,却又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形,比如每一片雪花,每一片叶子都是不同的,正是因为无的随机性可以成就无限的有。
常有欲,以观其所徼。
顺着有意识的思路,就可以探究为什么在宏观层面可以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的事物而其形也是不同的,最终产生了不同的事物类别。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无和有是同一个源头,名称不同,但根本上是相同的性状,就是不断的旋转运动,在旋转的过程中产生交互作用,是打开宇宙万物底层原理的大门,玄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旋转和运动,这种理解方式和易经的底层逻辑相互印证。
李昱的道心在道德经的第一章中徜徉,他仿佛一个婴孩在这无边的知识海洋中吸收着知识,让他这渺小的生命慢慢散发出不可估量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