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洵少时不懂事,没有领悟到读书的重要性,很是荒废了一段时间,直到做了父亲,才开始慢慢的醒悟,因此到了如今这把年纪,还只是个白身。”
盛宏:“明允兄读书虽晚,可如今的文采确是不低,可见你醒悟以后的决心。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咱们为人父母的,总想给孩子铺好路,让他们以后走的顺当些。”
苏洵有些伤感:“可惜我一开始没有及时醒悟,不仅荒废了几十年的光阴,还没能多陪一陪孩子,如今想来却是满满的遗憾”。
盛宏一听,顿时倾诉欲满满:“谁说不是呢,当年,我家大姐儿和二姐儿刚出生的时候,我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时时陪伴,如今真真是后悔极了。”
“宏兄不必难过,侄女们如今身体康健,你还有弥补的机会,不像我三子三女,如今只剩下了二子一女,唉也是他们命不够好,遇到了我这样的父亲。”
盛宏听了一惊,自己家虽然妻妾闹得厉害,可好在孩子们都平平安安的,这样一想大娘子还是非常不错的。
不像苏明允,虽然家里面很和睦,可孩子直接折了一半。一时间,盛宏说话都小心了些,也怕再勾起他的伤心事。
“宏兄不必如此,洵早已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出来,如今能做的就是给女儿找个好姻缘,儿子找个好娘子。”
“对了,这个香囊可是盛兄不小心遗落的?”说完拿出来一个绣的比较粗糙的香囊,香囊上面的竹竿与叶子一般大小,抽象的紧。
盛宏看见失而复得的香囊,立马接过,宝贝似的重新挂在了腰间,这才感激道:“这是我家华姐儿给我绣的,还好被明允兄捡到了,不然我以后可就再也带不上,孩子们亲手绣的东西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洵见好友‘求生欲’满满的样子,不禁打趣道:“没想到宏兄这般疼爱女儿,也不知道以后侄女儿出嫁的时候,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
盛宏端起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有些不以为意的道:“我的大女婿若无意外,基本已经定下来了,至于以后的半子,尽量就从一些清流人家里面找,不求她们大富大贵,但求一生安稳即可。”
苏洵有些微醺,心念一动问道:“那宏兄对择婿,可有什么要求?”
半醉的盛宏,丝毫不知道已经有老狼,为了家中的小狼,已经盯上了他们家的大白菜,毫无防备的道:
“我也不是那等想要高攀权贵的人,只要家世清白,门庭冷落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后生人品好、有本事,最好能够稳重些。”
苏洵听完眼睛一亮,连忙道:“我家有二子,与你们家的二姑娘年岁相当,且从小就聪慧非常。大郎跳脱刚正,二郎聪敏沉稳,不知可有幸与你做个亲家?”
盛宏这几年顺风顺雨惯了,再加上家里的大姐儿前途光明,这才会和刚刚相交的人醉酒谈天。
盛宏一听自己的好友想和自己做亲家,当即大喜的拍了拍他的肩,没有思考就答应了。
苏洵又接着问:“不知宏兄选中了我的哪个孩儿?若是没有看中我的儿子,也可以把我家八娘嫁到你们家来。”
盛宏有些混沌的大脑,很快就给出了答案:“稳重的那个,就稳重的那个,给这是我们家二姐儿的定亲信物,你收好。”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块儿清透的碧玉,递给了苏洵,示意他拿好。苏洵将玉收好后,连忙就拿出来一块儿品相更好的玉,递给了盛宏。
就这样两个醉汉,稀里煳涂的定好了儿女的亲事,还好双方的人品不错,否则都不知道会出什么样的祸事。
盛宏送走想要归家的苏洵后,自知理亏,左顾言他的讨好了大娘子半晌,这才含含糊糊的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大娘子。
“什么,你给我华儿定了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