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囚禁蒙恬

李左车不言,良久道:“只怕大战一起,苍生黎民受苦,如之奈何?”

司马瑛道:“子房所言极是,秦军好战之弊,积重难返。扶苏蒙恬本非好战之人,因此先前我们才扶植扶苏继位,如今扶苏做出此等行为,必然是难以解决秦国积弊,若是扶苏做不到,赢氏之中再无人可以做到,因此想要长治久安,秦国必得灭亡。”

李左车沉吟半晌道:“如此当下该如何行事。”

张良道:“如今蒙恬在我等手中,扶苏自会遣使前来,我等静观其变。若是扶苏失了蒙恬依然能稳定朝局,改革弊病,过几年我们放了蒙恬便可,若是扶苏举止失措,朝中自乱,说明秦国将亡,我等只需坐观便可。”

李左车道:“朝中若乱,不知要死多少人。”

司马瑛道:“大治必得大乱,大乱必能大治,此天意,非我等能左右。若非诸侯数百年大战,岂能有秦国一统天下,我等只需在关键时刻加以干预,使这乱世早些结束便好。”

李左车也不再犹豫,监下蒙恬,静观其变。

扶苏正在咸阳等草原战事消息,这一日消息传来,说冒顿单于与镇北候议和,匈奴兵已退,双方损伤皆不大,扶苏心知失了夺取北地的机会,心中大不乐。又过了数日,消息传来,说国尉蒙恬刺杀李左车不成反被李左车所擒,监在雁门关内,扶苏大吃一惊,紧急召见群臣商议。

扶苏久在上郡,与蒙氏兄弟最为亲厚,朝中众臣反而都疏远了,这两年虽极力笼络人心,时日太短,成效不大。兼之扶苏为了显示不再有征战之心,裁撤了不少军队,朝中武将多有不满。因此蒙恬被擒,朝中倒有一大半颇有幸灾乐祸之意,商讨了半天,莫衷一是。

蒙毅道:“事已至此,只得遣使去北地,卑辞厚币求镇北侯放回国尉大人。等国尉大人回归,再做计较。”

扶苏道:“只好如此,那就辛苦上卿大人一趟,请李汩大人同行,务要劝慰镇北候答应。”

朝中众臣多有不服者,言道李左车乃是秦国的镇北候,陛下何必如此委屈,直接下诏让镇北候放人即可。

扶苏心知阻挠之人必然心怀异志,往日蒙恬在朝中,无人敢反对自己,如今蒙恬被擒,这些人巴不得蒙恬死在北地,借机重掌朝中之权。朝堂越是如此,扶苏越是感受到蒙恬的重要,因此传令治粟内史配合上卿大人准备厚礼出使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