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印花税

朱祁镇不由出声询问:

“商税竟有如此之多?可是属实?”

于谦闻言顿时连声保证道:

“千真万确,这是账本,请陛下御览。”

朱祁镇接过账本翻阅起来,于谦便在一旁顺势解释道:

“臣查阅古籍,闻北宋时期商税便极为发达,岁入缗钱足有千万贯。而我朝立国距今已有百年,无论是丁口,土地皆远胜北宋,但商税却始终低迷。”

“臣一番调查得知,我朝不足之处有二,一者商税税率过低。二者朝廷并不重视商税。”

“有宋一朝,地不过我朝一半,但举国上下建有商税务两千余处。凡都城,州城,县城,甚至大的市镇都有商税务。而我朝坐拥万里江山,仅有不足五百处税务司。”

“臣接手税务司后,借鉴宋制,一方面拓展税务司,让税务司下沉到县,另一方面提高税率,仅半年便成效斐然。”

朱祁镇简单翻阅账本,没有发现什么纰漏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明朝无论商业潜力还是商税基础都要好于宋朝,明末时候富贾更是挥金如土,没道理收不上商税。

造成大明商税低迷的原因,虽然和朱元璋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关,可更关键的是大商贾和官员们沆瀣一气,保护自己的利益。

税务司创建仅半年,能在税务机构不健全的情况下,收上来这么多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税务司主要是针对富贾!

宋朝的商税称缗钱,顾名思义,就是从一吊铜钱中拿出一些充作商税。

主要针对的就是小商小贩,坊市店铺,大商贾的商税还是难以收缴。

但富贾的税其实才是大头!富贾贸易动辄千万两白银,收一个富贾的商税,顶收成百上千百姓的商税了!

优先收富贾的商税,不仅能缓解贫富差距,也没有收小商小贩商税那么繁杂。

朱祁镇想到楼下人满为患的场景,不由心生疑惑,于谦给商贾们灌了什么迷魂汤,才能让商贾心甘情愿自己来交税?

这上赶着送钱,堪称奇观!

要知道,想从商人手里掏一个铜板那比登天还难,不禁开口问道:

“干的不错,朕想知道爱卿如何让商贾心甘情愿纳税的?”

于谦听到朱祁镇的询问,顿时眼中露出得意之色,脸上还是云淡风轻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