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似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朝廷内外都是气象一新。
元葳蕤与崔松萝忙着革新冶铁炼金的新技术,督管女学的事落到了刘文君的头上。
碍于世俗眼光,女学只能另辟学馆,不少博士也并不乐意进入女学教书,外界并不看好女学,议论纷纷,只说除了世家女子,哪会有平民人家会送女子读书,便是进去读书,也不过是为了更好嫁人罢了。
情况颇为棘手,刘文君想了又想,光有女学到底不行,入乡学、通过考试逐层免除学费、田地的赋税与家人的劳役兵役,这是基础,若是考不中的,也得有出路才行。
崔松萝每天灰头土脸地从士曹部钻研营造技巧的屋子里出来,另一边刘文君也焦头烂额地从经学博士的府邸里拜访出来。
元葳蕤瞧着这俩日渐发黑的眼圈,日渐减少体积的发髻,长叹了一口气,招呼她们上范阳王府用饭。
崔松萝整个人趴在长案上,气若游丝,“我要!实验室!更大的实验室!让周清融也来,我就不信了!锅炉还能再炸!”
元葳蕤指示侍从给崔松萝净面擦手,敷衍了一句,“要是周天师在锅炉会炸得更厉害吧,这事儿不急,陛下鼓励钻研,经费不少,你慢慢来。”
崔松萝被人扶着擦脸,一圈两圈,元葳蕤也不再管她了,转头看着即便颓丧也依旧坐得笔直端庄的人。
“我给你指条明路吧,准允宫中宫女入学,有教无类,由我做主,给每学期校考的名单前十宴请褒奖,且张榜公布,京中贵女,自然会蜂拥而至。”
“可这样,”刘文君蹙眉,并不认同,“这样一来,入学的目的就变了。”
那将只为权势,而不是为了真的做学问。
“即便现在对这些贵女来说,读书不过是为了认识更多的贵族,读书好还能入我范阳王的眼,但日后,当有第一批女学出来的女子做官,她们读书的目的从那一刻起,才会变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葳蕤很明白权贵世家究竟追逐的是什么,唯有当他们真的认识到女儿的价值的时候,才会予以让步。
如今她就给这群学生更多的价值与筹码。
刘文君思量再三,功利又如何,至少成事了。
“至于经学博士,不必游说,那些人不是说如果经学博士之中有女子,就立刻辞官,羞与为伍吗?我举荐两个从前侍奉太后的女官,再加上你看好的经学博士,我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抗旨不遵,立刻辞呈。”
元葳蕤说这话的时候姿态昂然,眼波流转之间即便语调轻慢也尽显天潢贵胄的气魄,“你猜得到任用的人,他舍不舍得辞?”
刘文君醍醐灌顶,含笑叉手行礼,“臣猜,他们不舍得。”
国子监的五经博士就那么几个,筛选严格,许多人挤破头连助教都混不上,如今国子监另辟女学馆,五经博士虽然另请,却也实实在在是国子监的博士,职位与地位都等同,真的会有文人这般有“风骨”,辞官不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