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
出巡队伍只能在山脚下安营扎寨,等待雨势较缓。
嬴政立在营帐前,望着被雨水冲刷的巍巍泰山,神色凝重。
不知闪闪那丫头是否醒来,出巡路上,已多日未收到黄石公的信了。
天道老儿,朕乃天下之主,这泰山,朕去定了。
他看着这没有丝毫停歇的雨势,冷笑一声,暗骂道。
大雨下了三天三夜。
终于放晴了。
齐鲁大地稍微有名望的儒生匆匆赶来,一群儒生跪在山脚下,淳于越气得直跳脚,这几日他跟着群儒生的口舌都白费了,没想到日防夜防,这群儒生还是要阻止陛下封禅。
扶苏带着雷霆军把儒生们包围了起来,脸色阴沉。
“太子殿下,您师出儒家,今日您若用武力镇压我等,也难堵悠悠众口。”
一位年长的儒生对扶苏说道。
扶苏没有说话,握着弓箭的手紧了紧。
嬴政大踏步从营帐中走出来,众儒生叩拜见礼之后,为首的儒生说道:“陛下,初冬山河干涸的季节,突然下暴雨,已是上天警示,陛下不可登泰山封禅。”
大臣们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些儒生们读书读傻了,可真敢说。
他们日夜不歇地奔赴到这里,可见陛下封禅的决心,就凭一群手无寸铁的儒生们,也想让陛下打道回府?
嬴政凌厉的目光扫过儒生们,为首的儒生又挺了挺脊背,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泰山封禅乃大事,需遵循古礼,然陛下之法与古礼多有不合之处。”
“古之封禅,当以仁德为先,以谦让为本,陛下以武力平天下,虽有大功,然杀戮过重,恐不得泰山神灵之佑。”
嬴政怒色渐显,冷声道:“朕统一六国,结束战乱,今大秦国泰民安,功在千秋。尔等竟敢质疑朕之功德?”
那儒生缩了缩脖子:“陛下之功绩,天下皆知。然封禅之事,关乎天地神灵,不可不慎。陛下当反思己过,行仁政,以得民心,方可登泰山而封禅。否则,恐招灾祸。”
嬴政怒极反笑:“朕乃天子,天下之事皆由朕定。朕意已决,必登泰山封禅。尔等若再阻拦,休怪朕无情。”
儒生们面面相觑,却仍不肯退让,他们齐声高呼:“陛下三思!陛下三思!”
韩信站在王绾身边,冷笑一声,“这群书生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若不是陛下,他们说不定还在战火中逃生呢,以为自己读几本书就了不起,竟然对陛下指手画脚,依我看,全部扔下大牢,关了就是,看他们还如何蹦跶。”
王绾一巴掌拍在他的脑门子上,“你个小兔崽子,为师这几日教你的学问都白教了?不会说话,脑袋朝下,没人当你是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