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欣再次踏入了县一中的校门,那一刻,阳光似乎都变得更加温柔,仿佛连风都带着几分欢迎的意味。她告诉自己,一定要从这所高中走出去,离开这里,离开这个伤心的县城。
校园内,梧桐树的枝叶轻轻摇曳,似乎在低语着关于归来的故事。
校长、班主任以及众多老师们,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却又由衷喜悦的笑容,他们未曾料到,这位因家庭变故而暂时离开校园的优秀学子,竟能如此坚强地回归,继续她的求学之路。
校长亲自接待了徐可欣,他的眼神中满是赞许与关怀。
他们很理解徐可欣,知道徐可欣家中特殊的情况,校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她的走读申请,这份理解与支持,如同春日里的一缕微风,温暖了徐可欣的心房。
他深知,对于徐可欣而言,母亲在医院的每一天都是煎熬,能够陪伴在侧,是她作为女儿最大的心愿。
于是,这份特殊的安排,不仅是对徐可欣学业的支持,更是对她情感上的慰藉。
从此,徐可欣的生活被划分成了清晰的两个部分: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她便带着对知识的渴望,踏上了前往学校的路途。
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里,她埋头于书本之间,与同学们一同并肩作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着。她那对知识的渴望和执着追求,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校园,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其实,凭借重生前的记忆,徐可欣对现在高中的题目很有把握,没有2024年代的题目难道大,对于她来说有把握。
而有一个人特别期待能够见到徐可欣,这个人便是县长的儿子——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