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滴在青瓦上敲出连绵的鼓点,沈青禾握紧那串黄铜钥匙,指甲缝里还残留着实验室的泥垢。手机屏幕在雨夜里泛着冷光,律师发来的遗嘱照片正在加载,祖父苍劲的字迹突然刺入眼帘:"给青禾的四季。"
防盗门突然被叩响,穿雨衣的男人递来密封袋:"沈老先生的《作物生长日志》,指定霜降后交付。"牛皮封面洇着深褐色的茶渍,青禾翻开扉页时,三把锈蚀的钥匙滑落在地,发出清脆的金属颤音。
次晨薄雾未散,青禾已站在荒芜的庭院。爬山虎吞噬了青砖墙,却在东南角诡异地留出三块规整的矩形空地。她蹲下身,指尖刚触到湿润的泥土,突然被某种力量拽倒——腐叶下竟埋着拇指粗的黑色胶管,正规律地脉动。
"滴——"
随身携带的土壤检测仪突然蜂鸣。青禾看着液晶屏上跳动的数据:pH值6.8,氮含量超标三倍,地温恒定在18℃。这根本不像荒废二十年的土地,倒像是精心维护的试验田。
霜降当夜,青禾被报警器惊醒。监控画面里,原本平整的东侧菜圃正在隆起。她抄起铁锹冲进院子,月光下看见嫩绿的西芹苗顶开霜花,叶片上还沾着晶莹的蛋壳碎片。
"这不可能......"青禾颤抖着扒开土层,在根系间发现破碎的玻璃罐。标签上钢笔字已晕开:"1987.11.9,酸枣仁汤:西芹二两,茯神三钱,配温泉蛋壳粉。"
晨露沾湿了实验记录本,青禾对着电子显微镜皱眉。蛋壳碎片上布满蜂窝状结构,放大四百倍后可见纳米级气孔,显然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缓释载体。祖父竟在三十年前就实现了精准施肥技术。
月圆之夜,青禾在枸杞丛中架起红外相机。子时三刻,紫红色藤蔓突然泛起幽蓝荧光,顺着地脉般的网络向西南角延伸。她挥锄挖开板结的土层,铸铁管道上斑驳的"1991"字样在月光下浮现。
"沼气供暖系统?"青禾抚摸着管道接缝处的手工焊点。热成像仪显示地下纵横交错的管网,中心连接着青石砌成的沼气池。池底沉着发霉的笔记本,钢笔水洇开的字迹记录着:"小满,阿芸能自己拿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