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和姜寻一路走一路闲聊,周氏要到家了,还是不放心地交代姜寻,“你今日那样对他们难免他们不会心生怨愤,还是小心一点好。”
“堂嫂放心,我有分寸的。”
“嗯,要不你还是给子盛说一下吧,免得他不知情。”她是真怕姜寻吃了亏。
“好。”
说完,两人各回各家。
回到家,烟囱还在冒烟,薛兰芝才做好饭。
见是姜寻回来了,薛兰芝道,“这么早就回来了,坐第一轮席?”
姜寻点头,“娘还没吃饭吗?”
“没呢,这菜刚做好。”
徐子盛拿了碗筷出来,见姜寻回来了,眉眼弯弯,“吃饱了吗?没吃饱再来点儿,中午做了笋子炖排骨。”
“专门去吃饭,哪能不吃饱呢?”
“真不来点儿排骨汤?”
姜寻摇头,“不要,我的胃口很大吗?”
“不大,”徐子盛道,“怕你错过我的手艺。”
姜寻犹豫了一下,“那你,给我盛点儿汤吧,就一点儿,多了我喝不下。”
劝说成功,徐子盛心满意足地再去厨房拿了个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姜寻觉得自己脸皮越发厚了,才吃了席回家又一块儿吃,还好娘不说什么,反而问了一些琐碎的问题。
例如人多不多呀,有没有见到新郎官呀,村长家的宴席是什么排面呀,坐了几桌人呀,淳哥儿的嫁妆如何呀……
姜寻都一一答了。
村里人嘛,别人家办席,自家无非就是关心这些。
吃完饭,徐子盛准备继续弄苕粉了,他上午一直在地里忙活,下午总算有时间了。
苕粉晒了三天就干透了,前天徐子盛找了个布袋子装起来,还是不少,得有个五六斤重。他倒出来一大碗的苕粉,放进菜盆子里,粉和水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放,用筷子搅拌到没有颗粒。
把纱布放进蒸笼里,然后把搅拌好的粉倒进去,薄薄地平铺在纱布上,锅里倒水生火,开水煮上五六分钟的样子。然后把剩下的红薯粉再倒进去平铺一层,继续盖上盖子蒸。
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红薯粉蒸完了,把大红薯饼摊在簸箕里,放到通风的地方自然风干。
现在两天过去了,红薯饼已经风干了,此时的红薯饼不再是白色,而是灰溜溜的颜色,和苕粉的颜色一样了。
徐子盛把红薯饼修成四四方方的样子,然后拿出已经洗过的推子,把红薯饼夹到两块木头中间,抓住推子两边的把手,从上往下刮,这样刮下来的红薯,就自然成了细细长长的粉条,还是圆柱状的,徐子盛拿起一缕,十分满意。
接着他把一块红薯饼推完了,弄了整整一竹箕的粉丝,把粉丝铺均匀,端到院子里晒着。
剩下的一些边角料,他不准备扔,留着做菜好了。
弄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的红苕粉,终于做出来了。
姜寻到院子里看着做出来的粉丝,感觉很是神奇,也不知道吃起来什么味道,会不会和烤红薯差不多?
晚上,徐子盛准备先检验一下劳动成果,他抓了一把苕粉泡在冷水里。
酸辣粉好不好吃的关键,就在于小料。徐子盛把去年晒干的花生捧出来一把,剥了半碗花生米,在锅里炒得脆脆的,盛出放凉。
到了晚上,他去园子里弄了一些小菜回来,然后开始做酸辣粉。其实有了粉丝和佐料,酸辣粉做起来就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