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蹭吃蹭喝

简单的来说,就是这窝土匪今年没赚到什么钱。

这几个没有媳妇,不着急回家过冬,就想着在干嘛外面唠几波。

没有媳妇的土匪,基本都是去青楼和赌坊过冬。

这些地方都是消金窟,有多少钱也造的掉。

从这些人这个时节还在外面“赚钱”,这么穷苦来看的话,这些人应该不至于算特别坏。

毕竟这个年代,如果愿意突破底线的话,赚钱就不算太难的事。

欺负不了大户地主,欺负一下普通的百姓,总还是没有问题的。

没有了解过这些土匪做过什么事的情况下,朱传文倒也没有必须干掉这些人的想法。

土匪里面坏人虽然很多,但是也不完全是坏人。

朱传文还是知道的。

“朱家兄弟,你们吃,尽管的吃。”

到了大车店之后,土匪招待兄弟的经典三件套就是,大骨头、咸鸭蛋、油饼。

毕竟做的是没本的买卖,再穷的土匪,也要比农户的日子好很多。

招待客人一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还是没有问题的。

“你们也吃,兄弟们干!”

朱开山和这些人在一起,其实还挺适应的。

不管是长相还是做派,朱开山做个土匪头子都完全没有问题。

和这些人在一起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起来也很是和谐。

“你听我们给你讲,当年我们下山……”

“我也给你们讲,当初我……”

就是很土匪吹起来牛逼,朱开山也完全不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土匪跟朱开山的见识,还是要差上很多。

听见识就能让人觉得,朱开山搞的是一个大山寨。

差点都让这些土匪,投奔了朱开山,和老朱家的大青山并伙。

在大车店吃饱喝足,休息一晚,跟土匪打听清楚路线之后,父子两个才又继续赶路。

“爹,这东北的胡子,可比咱老家的土匪多多了,这随便一出门,走段岔路,都能给遇上。”

朱传文知道东北的胡子泛滥,但是真的看到土匪有多么泛滥,多少密集之后,朱传文就有了更多的想法。

“你知道就行了,走江湖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不是人身好就能走的开的。武艺再高,也怕菜刀,双拳难低四手。你一个人再能打,又能对付几个人?”

可能是误会了朱传文的意思,朱开山一脸你还嫩的表情,又指点起来了朱传文。

“爹,你说的对,咱家再怎么算,也就这四个老爷们,就是练的再好,也怕别人人多势众。咱家‘大青山’的旗号,是不是可以真的轧起来了?”

要养一些人手,最方便的还是扎旗号,立山寨。

以后的“东北王”张家,现在其实已经发展了起来。

老朱家其实也可以走跟张家一样的路子。

先是组建土匪团队,收保护费。

等团队发展起来之后,自然可以洗白收诏安。

收保护费也就可以转变了光明正大的收税。

待时局变动,很容易就可以原地翻身,做一方“诸侯”。

有了自己的地盘人口,后面不管做什么就都好操作。

东北虽然被日子毛子占领压迫,但也因为被强制打开。

接下来三十年,都算是这片土地上发展最快的一块地盘。

各方面物产都很丰富的原因,还是很有潜力的。

“你想什么呢,咱老朱家世世代代都是清白人。你要上山做胡子,是想把你爹我给气死吗,你好早点在老朱家当家做主吗?”

虽然朱开山已经是通缉犯,但做的事,无愧于心的原因。

朱开山还是挺认为自己是清白人的。

民间也都认可朱开山是“英雄”式人物,不算罪犯。

还是挺不能接受朱传文收编土匪想法的。

这年代的思想就是这样,就算是以后的东北王,占得了关内关外那么一大片土地,差点都能改天换日。

因为做过土匪,老张家也不接受东北王认祖归宗。